這8個要點,是你能否中核心期刊的關鍵因素!
一、看政治方向
黨的十九大報告關于堅定文化自信的論述中明確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掌握意識形態(tài)的領導權,其目的是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學術期刊作為文化建設事業(yè)的組成部分,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是首要和必需的責任。編輯在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上承擔著神圣的職責使命, 在堅持正確出版導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上,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編輯在鑒別稿件取舍時,要時刻繃緊輿論導向這根弦。在審稿時首先要進行政治方向的審查,堅持論文政審一票否決制。審稿標準的政治性,主要體現(xiàn)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與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保持一致;保守國家機密;符合憲法、法律的規(guī)定等方面。政治方面審稿不合格的論文必須無條件淘汰。
二、看論文選題
筆者在工作實踐中發(fā)現(xiàn),存在部分作者投稿與期刊的辦刊定位相差甚遠的情況。如定位為中文的期刊,收到了純英文論文;定位為工業(yè)技術研究的期刊,收到了農業(yè)技術研究、醫(yī)學研究方面的論文;定位為學術論文的期刊,甚至收到了文學類作品,如小說、散文、詩歌等文章。編輯在收稿時遇到這類稿件較好處理,應盡快回復作者,建議改投他刊。還有一些投稿與本刊辦刊定位相符,但是缺乏新意或不是期刊現(xiàn)期內需要的選題,編輯也要盡快回復作者,建議作者修改或改投。
三、看篇幅字數(shù)
雖然提倡言簡意賅、開門見山、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的簡樸文風,但科技論文是科技工作者對其創(chuàng)造性研究成果進行的理論分析和科學總結,文中需要體現(xiàn)研究的理論依據、實驗過程、實驗數(shù)據、公式、圖表、結果驗證、結論等內容,如果字數(shù)過少,必然有些問題不能論述清楚。因此一般期刊要求文字至少在 5 000 字以上,現(xiàn)在有上萬字的發(fā)展趨勢。固然文字數(shù)較多并不代表稿件質量就高,但字數(shù)過少的論文質量肯定不高。根據編輯工作經驗,包括中英文標題、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在內的文字如少于4000 字,這類的稿件就可以做退稿處理。
四、看論文重合率
在互聯(lián)網高速發(fā)展的時代,網絡給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了提供便捷,與此同時,也有個別人利用互聯(lián)網的便捷做出不齒之事,如剽竊、抄襲別人的論文,通過下載、復制、粘貼、簡單修改,就冠冕堂皇地變成自己的論文,投遞到出版單位。在這種情況下,論文重合率檢測就顯得尤為重要。編輯可以利用中國知網和萬方數(shù)據庫提供的學術不端檢測軟件進行檢測,凡是超過規(guī)定比例的均做退稿處理。利用檢測軟件可以有效地檢測出抄襲的稿件,對于攔截重合率過高的稿件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實踐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五、看引言內容
引言作為論文的開場白,應以簡短的篇幅介紹論文的寫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關領域內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況,說明本研究與前人工作的關系,目前研究的熱點、存在的問題及作者工作的意義,引出本文的主題給讀者以引導。好的編輯通過引言可以判斷稿件質量的高低,這是因為通過內容,編輯可以了解寫作背景、目的、前人研究情況,研究的熱點和作者研究的意義,判斷稿件的學術價值;通過文字,可以了解作者寫作風格,文字功底, 判斷作者寫作水平。經常有些作者在短短的引言文字中,就暴露出其邏輯不清晰、語句不通順、措辭不得當、行文不規(guī)范等文字方面的問題。一般而言,這類論文在正文文字的論述中問題也會較多,質量不會太高,可以做退稿處理。
六、看層次結構
通常一篇好的論文應在層次、段落、開頭、結尾、過渡和前后照應等方面體現(xiàn)出結構的嚴密、思路的清晰和體系的完整。特別是同一層次的標題要體現(xiàn)相互并列的關系,盡量保持結構相似、意義相關、語氣一致;上下層的標題應顯示相關聯(lián)的關系,內容上應相互關聯(lián)[6]58。如果一篇論文沒有達到這些要求,層次標題結構混亂,邏輯性差,那么這樣的論文質量一般不會太高,編輯可以考慮退稿。另外,科技類期刊的圖表也是編輯審查的重點,如果圖表文不對題,粗制濫造,錯誤百出,可以考慮退稿。
七、看參考文獻
在撰寫論文和論著時,參考別人的文獻并加以引用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按規(guī)定,凡是引用前人或他人的觀點、數(shù)據和材料等,都要對它們在文中出現(xiàn)的地方予以標明,并在文末列出參考文獻表。
作者引用的參考文獻對編輯判斷論文價值具有一定參考意義。這是因為參考文獻可以發(fā)揮以下功能:一是作為論據,可以論證論文的創(chuàng)新性和科學性;二是作為背景、現(xiàn)狀和趨勢, 可以說明論文研究主題的新穎性、前沿性、重要性和關注熱度;三是作為態(tài)度,可以反映作者為該研究所付出的工作量和努力程度。因此編輯通過審查參考文獻,可以考察論文的創(chuàng)新性和科學性;通過審查參考文獻發(fā)表的年份,可以判斷論文的新穎性、前沿性和關注熱度;通過審查參考文獻引用的數(shù)量,可以判斷作者在撰寫論文中付出努力的程度。如果一篇論文參考文獻與論文的關聯(lián)性不大,且大部分參考文獻發(fā)表時間久遠,參考文獻數(shù)量過少,該篇論文可以考慮退稿。
八、看作者簡介與基金情況
作者與論文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論文是作者的產品,而作者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著論文的價值。通常,職稱、學歷、學位高的作者,其論文質量也相對較高。另外基金項目論文,因有經費支持、團隊研發(fā)、充裕時間,其論文質量也普遍高于無基金項目支持的論文。因此,編輯可以參考作者簡介和基金情況來判斷論文的價值。
欄目分類
- 學術圈的“期刊鄙視鏈”:頂配SCI/SSCI一區(qū)>CSSCI/C刊>北大核心>本科學報>普刊...你的論文在哪個level?
- “中信所核心、統(tǒng)計源核心、科技核心……傻傻分不清?其實它們是一個東西!”
- 新年伊始,期刊迎來重要變動!不少C刊及北大核心期刊變更周期為雙月刊,是否在釋放一個信號:核心會越來越好發(fā)?
- 開設“青年學者”友好期刊、青年學者友好專欄:是學術圈的“救命稻草”,還是另一場“內卷”的開始?
- 2025年最新版武書連SCD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庫)來源期刊目錄一覽,附文件下載!
- 核心期刊發(fā)表死循環(huán):需要發(fā)核心期刊論文評副高職稱,但副高以下發(fā)不了核心。你品,你細品!
- 中小學老師也能發(fā)的北大核心期刊《教學與管理》2025年選題計劃!
- 《近期發(fā)論文有感》核心期刊評價體系把作者搞的苦不堪言,我現(xiàn)在很贊同人大轉載的運行邏輯!
- 國內核心期刊知多少?什么是北大核心、CSSCI南大核心、CSCD期刊、中國科技核心、AMI人文核心?
- 期刊知識:核心期刊但凡拒稿拒的認真一點,青椒博士自投稿的機會就多一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