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學理論在文化傳播活動中的應用
接受美學20世紀60年代誕生于德國,由堯斯和伊瑟爾創(chuàng)始,它是指在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藝術欣賞的系統(tǒng)中,把藝術欣賞——即讀者或觀眾對藝術作品的接受提到中心地位。接受美學能為文化傳播活動打開思路,解決讀者接受中的一些難題,更有效的推動文化傳播活動的開展。
接受美學理論認為,接受活動是由作者、接受客體、接受媒介、接受主體和接受環(huán)境等要素組成。按照這個理論,將其對照到文化傳播的接受活動過程中,文化傳播者相當于作者,文化傳播內容相當于接受客體,傳播的方式方法相當于接受媒介,讀者相當于接受主體,社會環(huán)境相當于接受環(huán)境。接受美學理論可以為文化傳播的研究接受活動提供新的科學研究依據。
一、接受美學在文化傳播活動中運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美學和文化傳播活動的共通點
美育的根本任務是提高人們對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鑒別、欣賞和創(chuàng)造能力,陶冶人們的思想情操,提高人們的生活情趣,使人們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地成長。優(yōu)質的文化傳播作品可以展現(xiàn)出內容美、人性美和社會美。文化傳播的目的就是受眾能潛移默化的收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出高尚的審美情操,獲得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和正能量。兩者類似的概念為接受美學在文化傳播活動中的嘗試提供了可能性。
(二)受眾審美能力有待的提升
如今受眾獲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便捷,他們早已不再是被動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去選擇想獲取的內容。隨著短視頻等新媒體的興起,受眾面對的信息的環(huán)境也越來越復雜,許多人傾向于更“快節(jié)奏”的方式來獲取信息,甚至用這種方式在忙碌的工作之外得到放松。但是有些傳播內容真假難辨,一些自媒體人為了博取關注,甚至制作一些較為庸俗的內容,傳播的內容只是刺激受眾的觀感,滿足受眾的獵奇心理,并沒有提升他們的審美。受眾面對這樣的傳播內容也沒有時間和機會進行深入嚴謹的思考。這種劣質的文化傳播類似于“精神鴉片”,長期沉迷于其中,不僅會和社會實際相脫離,而且降低審美能力,甚至對心理和精神健康造成危害。
(三)接受美學有利于文化傳播效果的提高
文化傳播只有在受眾接受的過程中才能實現(xiàn)它的價值,傳播的最終結果取決于接受者,因此在這個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如今,各種新媒體蓬勃發(fā)展,傳統(tǒng)媒體也在仍然在試圖尋找生存方式,在大量的信息爆炸中,媒體越來越需要關注到受眾在接受審美過程中的體驗與感受,這與接受美學強調讀者為主體的觀念一致。然而,在現(xiàn)實傳播過程中,有時由于過分強調宣傳,實現(xiàn)上級意圖,文化傳播結果常常沒有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或者引起文化傳播者足夠的重視,往往只是注重上級要表達的內容是否傳播到位,忽視了讀者接受順暢度的情況。接受美學強調接受者,注重他們在接受時是否能理解文字里的內涵、圖畫里色彩和線條的運用、音樂里所用的譜調、舞蹈所用的節(jié)奏姿勢等等,從傳統(tǒng)的被動接受變成主動接受,從形式延伸到其內涵。將接受美學的理論運用到文化傳播活動中,拓寬了文化傳播的視野。
二、接受美學在文化傳播中的應用
研究讀者的接受活動,是新形勢下提高文化宣傳成果,促進文化傳播科學化的需要。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抓住了文化傳播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接受美學主要有“接受者中心論”“召喚結構”“期待視野”幾個主要的理論,下面就從這幾個方面談談接受美學在文化傳播活動中的具體運用。
(一)“接受者中心論”的應用
文化傳播不僅要重視作品內容本,同時要重視接受者的問題。“接受者中心論”告訴我們,接受活動是接受者進行的活動,受眾是接受的主體。因此,傳播效果要得到實現(xiàn),就要把接受者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只有他們接受了傳播的信息,文化傳播才有價值,達到了傳播的目的。特別在新媒體的環(huán)境下,受眾有自己篩選信息的能力,他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和知識整合、解讀、加工信息,然后通過轉發(fā)等方式成為新的傳播者,因此,接受者的“中心”地位進一步增強。
要使受眾成為文化傳播活動的“中心”,在進行文化傳播的時候首先要尋求他們善于接受的方式方法。通常來說,人們都有一種求“新”、求“近”的心理。求“新”心理是對未知事物、新鮮奇特的事物和有新意新視角的事物進行追逐;求“近”心理是人們對自身狀態(tài)比較接近的事物表現(xiàn)出一種“認同”的心理趨向。在這種心理趨向影響下,受眾在接受事物時能表現(xiàn)出極大的能動性。這種接近性包括生活認知和生活意義的接近性、地域的接近性、文化的接近性及情感的接近性。在這種接近性的驅使下,大家在接受文化傳播過程中更容易產生“共鳴”。
近些年“國潮”文化的熱度不斷提升。如何讓博物館里的文物、圖書館里的古籍這些“沉睡”的文化蘇醒過來,是文化傳播人一直在探索的問題。《我在故宮修文學》用樸實的講故事的方法,將一群藏在故宮里手藝人的故事娓娓道來。和遙不可及的故宮相比,他們是和我們一樣的需要每天上班、下班,認真工作的普通人,這種共通點使得受眾產生了“親近感”,降低了文化和受眾之間的距離;故宮在受眾心中是神秘而遙遠的,在故宮里面的工作會和其他的工作有什么不同?這又讓觀眾產生了“好奇心”。受眾的親近感和好奇心,加上精心選擇的故事,不疾不徐讓人感到舒適的節(jié)奏,使得故宮“出圈”成為流行的IP。
一些人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沒有熱情,是因為覺得傳統(tǒng)文化和自己存在“距離感”,特別是如今許多受眾習慣了“短視頻”文化,不愿意花大量的時間去進行理性思考和深入研究。為了增加和受眾的親近感,在文化傳播過程中要盡量避免枯燥無味、模糊抽象的理論和概念。具體來說,可以以身邊故事為突破口,用大眾容易接受的通俗化的方式把文化內容所要傳遞的思想表達出來;善于利用人們求“新”的心理,利用傳播的形式創(chuàng)新,借助短視頻、公眾號等當下流行的傳播方式,增加傳播的現(xiàn)場感和沖擊力;增加語言的親和力,多用簡單,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口語化的語言,比如文化類節(jié)目《圓桌派》,主持人和嘉賓每期設定一個主題,通過聊天的形式來討論社會流行的話題,在觀看的過程中,就像和身邊的朋友聊天一樣,把一些復雜的社會問題和現(xiàn)象一一解析,比如有一期請鄧亞萍來作為嘉賓,不僅僅是聊乒乓球的專業(yè)技術,更多的是以乒乓球比賽為切入點,主持人和嘉賓一起探討成功者所必須具備的心理戰(zhàn)術。通過生動活潑、質樸自然形象直觀、深入淺出的語言,把抽象的內容變成直觀的信息,最后升華到做人做事的智慧與哲理,充分和受眾拉進距離,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過程中順利完成接受活動。在接受美學看來,文化傳播的價值會隨著接受者的參與,還將得到不斷的修正、豐富和補充,形成良性循環(huán),讓傳播活動自身不斷的完善。
(二)“召喚結構”的應用
伊瑟爾認為,文學文本和非文學文本的區(qū)別在于,非文學文本描述的對象具有一種外在的現(xiàn)實性和確定性,而文學文本是一種虛構,于是形成了不確定性。正是這種不確定性,形成了文學文本所特有的結構特征“召喚結構”。
事實上,這種不確定性認為傳播了什么不重要,關鍵是接受者在接受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更加注重的是文化傳播后取得的結果。為此,把文化傳播內容設為未定性內容和讀者接受具體化內容兩部分,文化傳播者只是提供了一個未定性的內容,只有通過在接受者大腦加工后的具體化,文化傳播內容才真正完成。任何傳播內容作品都具有未定性,內容的未定性與意義空白是連接創(chuàng)作意識和接受意識的橋梁。文化傳播也應該具有某種程度的未定性,在傳播具體目標、形式和方法以及渠道上表現(xiàn)出來的多樣性。
傳播內容的未定性和空白性越大,接受者的想象空間就越大,加上接受者的不同價值取向、思想道德水平具有多樣性、層次性和不同的發(fā)展要求,同一個文化內容在不同的接受者中會有不同的效果?!耙磺€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陶淵明的詩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他的詩“似淡而實美”,有的認為“質而實綺”,這和不同的生活閱歷、知識結構有關。
通常情況下,文化傳播者是面對整個社會,沒有特定的傳播對象,傳播的潛在接受者人員類別較為復雜,他們的文化程度、工作類型、生活環(huán)境不同,對文化傳播內容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在文化傳播中如果采用具體的、理論性強的方式,那么人們要增加理解成本,接受的程度就會降低。因此,在進行文化傳播的時候,有意輸出多層面的、不具體的、具有滲透性的多樣化信息,考慮大多數接受者都趨向于接受的某些觀念、某些內容、某些種類、某些形式的活動,使這些文化傳播內容具有公共性和溝通性,就可能獲取較大的、真實的、具體化的接受效果,容易引發(fā)共鳴。
文化傳播中,民生類、社會類、娛樂類話題一般更容易受到社會的關注,這種話題常常涉及家庭、社會倫理道德等等,不確定性和空白性都很強,常常不能一下子就有明確是非判斷,可以淺層次理解,也可以深層次進行挖掘,從多種角度進行解讀,每一個人結合自己的生活、工作閱歷、價值觀都能夠參與到其中進行討論。例如:美妝博主低齡化、某些旅游景點該不該收費中這種社會問題的新聞報道等等。這些內容讓傳播中的抽象灌輸式的方法變?yōu)榱丝瞻资焦噍?,讓內容中的空白成為傳播中主要關注點,讓接受者有意識的去發(fā)現(xiàn)空白、充分挖掘文化內容中那些“沉默”的因素,積極參與其中去思考、討論,讓受眾以自己的想象和思維參與到文化傳播的“接受”中去,讓文化傳播能真正入心入腦。
在互聯(lián)網傳播的過程中,傳播的信息發(fā)酵的速度越來越快,增加受眾的參與度,也可以延長傳播內容的“生命周期”,使得傳播的內容能夠多次發(fā)酵,引起受眾多次的參與和互動。
(三)“期待視野”的應用
“期待視野”是接受美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文學理論家姚斯稱其為“方法論頂梁柱”,指的是接受者事先擁有并作為標準或框架而帶入接受活動的全部經驗和知識積累。經驗和知識積累不同,人們對事物接受的前提條件也不同。
一般來說,期待視野由三個層次構成:個體的審美趣味、理想、情感傾向,時代要求和審美趣味以及民族心理和文化傳統(tǒng)的積淀。這三者緊密地交融在一起,共同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接受活動的結果,所以,對讀者“期待視野”的分析顯得尤為的重要。合理的推測讀者的判斷他們的期待視野。
因次,在文化傳播過程中,內容應該堅持盡量消除陌生感,盡量用淺顯直白的語言進行表達,用新的方式進行演繹,所傳播的內容和受眾的認知、價值觀等相重合,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引導他們有所思所感,達到文化傳播預期的效果。中華美食文化博大進深,食物不僅不僅關系著百姓的日常生活,更深層次的是它聯(lián)結著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代表著豐富的中華文化和各地的不同人文風情。近些年,不少關于中華美食的記錄片受到好評,比如《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人生一串》等等,在這些記錄片不僅僅是講述美食,而是把中國的各地美食和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家國情懷聯(lián)系在了一起:春節(jié)回家吃團圓飯,作料好比人生的不同經歷,起早貪黑做生意的老板正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勞動者的象征,這是把美食用新的方式進行展現(xiàn),用人情味之美來呈現(xiàn)美食之美。特別是網紅李子柒的視頻,她的視頻不僅展現(xiàn)了中華美食,更是展現(xiàn)了區(qū)別于城市的鄉(xiāng)村自然之美,村民樸實之美。這些文化傳播表面上是在通過平凡人講各地的美食,內在卻和中國人的民族無意識聯(lián)系在了一起,讓受眾在觀看的過程中沒有認知的鴻溝,能自然而然的生產親近感,提升接受者的審美意識。
三、接受美學在文化傳播活動中要注意的問題
隨著新媒體的興起,文化傳播活動越來越豐富,要用創(chuàng)新的方式展現(xiàn)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多傳播“真善美”的時代作品,讓不同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認同感,這需要文化傳播者不斷提升傳播內容的核心質量和創(chuàng)新意識。
要讓接受美學在新聞傳播中起到良好的效果,就要把握好傳播的限度。接受美學如果在受眾的興趣、經驗、知識結構水平之內,能讓他們較容易的和這些新聞報道產生呼應和互動。但是,文化傳播活動不能一味地滿足于受眾的好奇心和獵奇心。人們通常更加容易接受簡單容易、娛樂性較強的事物,一味地滿足最終的結果只會是造成文化傳播活動趨向“低俗化”“庸俗化”,使接受者缺乏縝密的思考,讓傳播內容不夠有高度,甚至會失去了啟迪性和教育性,成為一種“娛樂活動”。
文化傳播的內容不能僅僅簡單地迎合接受者既有的期待視野,而是要積極去打破他們熟悉的視野,開拓新的思想空間,接收更為先進、更為系統(tǒng)、理論化的文化傳播內容,使接受者的“期待視野”和更高文化傳播內容的“召喚結構”能慢慢地對應。因此,文化傳播活動應該略高于接受者的認知文化水平最為合適,這樣既容易讓人接受,也能更好的發(fā)揮接受美學的引導、啟迪和教育作用。優(yōu)秀的文化傳播活動應有其獨創(chuàng)性和新穎性,保持具有對人思想的引領作用,能在“寓教于樂”中完成。另外,在進行文化傳播的時候要注重和受眾的互動,增加受眾的參與感。
本文來源:《文化產業(yè)》:http://12-baidu.cn/w/wy/25136.html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