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電子書包推廣困局及其突圍策略——教育論文
電子書包概念的提出已有數(shù)年時間,它是一種符合多元智能理論的教育實踐,我國2010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電子課本與電子書包標準專題組的成立,更是帶動了國內電子書包的巨大發(fā)展,在這其中不免會遇到一些問題,本文總結出了現(xiàn)階段推廣電子書包的“三元困局”模型,并就此提出了一些突圍策略,以促進電子書包更好的發(fā)展。
一、 電子書包概念
國外有學者認為,電子書包是一種支持非正式學習的通用網絡設施,學生可以使用基于藍牙、無線網絡等技術設備,隨時隨地登錄退出電子書包管理自己的數(shù)字資源。
在國內,華東師范大學祝智庭教授,他對電子書包采用“實”與“虛”兩種隱喻:一方面,電子書包是一種學習者便攜式學習終端,可以是PDA、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另一方面,對電子書包的關注,應從關注“實”的發(fā)展到關注“虛”的應用服務層面上來,突出電子書包教育教學的系統(tǒng)功能架構。
從以上基本可知,電子書包是一個多功能集成的學習產品,既擁有便利的學習終端,又擁有超強的智能服務系統(tǒng),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催生的新興教育產品形態(tài)。
二、電子書包的發(fā)展
在歐洲,法國是是電子書包先行者,2000年,一篇名為《法國學生有“電子書包”了》的圖文新聞報道廣為流傳,并推出了一款內嵌有歷史與生命科學教科書的電子書包。2013年8月,荷蘭開放11所“斯蒂芬-喬布斯學?!保@11所學校的孩子上課不在使用課本,全部使用蘋果公司的ipad進行教學;在美洲地區(qū),美國電子書包由來已久,在美國州立小學已有較為廣泛的應用,主要使用終端是蘋果公司的ipad和亞馬遜公司的Kindle產品;在亞洲,新加坡是最早將電子書包付諸教學實踐的國家,早在1999年,新加坡政府在一所叫德明中學內試行首批163個“電子書包”。馬來西亞教育部也制定出“E-book實驗計劃”,韓國、日本也較早研發(fā)了電子書包產品,如日本開發(fā)的采用“T-engine”嵌入式系統(tǒng)的Pin change等。
在中國,“電子書包”最早是作為“校校通”工程的一個重要終端產品而提出的。從國家層面來講,2010年12月,教育部設立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子書標準工作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電子課本與電子書包標準專題組。同時,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也提出:“將大力扶植電子書包項目”。上海虹口區(qū)的“基礎教育電子書包計劃”和廣東佛山南海區(qū)的“智能課堂”計劃都是典型代表。此外,在2012年10月,樹人學校被江蘇省教育廳確定為“江蘇省基礎教育百校數(shù)字化學校試點?!?,將學校歷史、地理和生物作為試點課程。2014年9月,河南省洛陽市11所學校也進行了電子書包實驗項目。目前在我國開展電子書包項目試點的學校已經超過百所。除香港特區(qū)、上海、深圳等地外,寧波、衡陽、西安、重慶、成都、廣州、武漢、大連等許多城市也都已經開展了電子書包試點工作,涉及省份近半。
三、電子書包發(fā)展的困局
在前兩次“電子書包”浪潮中,面臨的三大的難題今天依然存在,只是困難程度有所緩和。前兩次面臨的三大難題是:終端設備智能性能低,經濟水平有限,思想理念尚未認可。因此,前兩次的嘗試并未在全社會形成共識,因而未能得到廣泛的推廣。
現(xiàn)如今,電子書包進校園工程的實施,仍然會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這些困難既有思想意識層面的,也有軟硬件設施層面的,同時也有社會環(huán)境層面的,筆者把這種困局稱之為“三元困局”。
現(xiàn)階段電子書包的推廣,主要面臨的困局體現(xiàn)三個層面,即思想意識層面、軟硬件層面和社會環(huán)境層面。在思想意識層面的困局又分為理論研究和社會認可度兩方面;在軟硬件層面又分為硬件設施和軟件服務兩個方面;在社會環(huán)境方面又分為剛性環(huán)境和彈性環(huán)境兩個方面。
電子書包的推行,需要有一個整體的系統(tǒng)思想作為指導,這樣才能從全局著手,否則只能陷入“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局面。在系統(tǒng)模型建構方面,還沒有一個廣泛認可的模式付諸實踐,華東師大祝智庭教授建構了“媒體-功能”二維建構和“核心、可選、擴展”三級配置的電子書包系統(tǒng)功能建模。在電子書包標準建立方面,由華東師大牽頭,聯(lián)合中國電子技術研究所、漢王電子、飛利浦電子、英特爾亞太研究院、中國電信、中國新聞出版等企事業(yè)單位聯(lián)合制定電子書包標準,其標準包括電子課本與電子書包體系架構標準、電子課本標準、學習終端標準、虛擬學具標準、學習服務標準等,這些標準的建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過程,在其標準尚未健全之前,對現(xiàn)階段電子書包的開發(fā)和推廣帶來極大的困難。
在基礎應用研究方面,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視角、學科、硬件設施、軟件系統(tǒng)等,這對于繁榮學術、探索一種最有的應用模式很有意義,但是,在實際推廣中,我們也會遇到無所適從的局面,這主要源于研究的局限性。此外,關于電子書包進校園,我們尚未形成一種普遍認可的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MOOCS模式、翻轉課堂、混合課堂等模式繼續(xù)演化,對電子書包在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功效提出新的要求。
關于社會認可度的困局是多方面的。首先,電子書包進入校園,校領導的認可度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目前背景下,似乎不少學校領導對這樣的“數(shù)字化”學習效果并不十分認可,作為校領導,對于這樣的項目推進要考慮的是“三效平衡”,即“效果、效益、效率”的平衡,在實際推行中,由于種種原因,資源閑置、效率低下等情況時有發(fā)生;學生家長的認可度也是很重要的,目前試點階段學習終端設備可能有商家贊助,但是一旦大規(guī)模推廣之際,關于設備的費用問題,以及學生家長普遍關心的學生迷戀電子產品影響學習以及電子產品輻射、影響學生視力等問題會暴露出來,學生家長的認可度就成了推廣很大的阻力;教師群體的認可度也是巨大的困局,現(xiàn)階段的大部分教師屬于“數(shù)字移民”,對于新興的電子書包進入課堂,多少會有抵觸與不適應,同時這些“數(shù)字移民”的教師對新產品的接受使用能力都會受到挑戰(zhàn);現(xiàn)階段學生群體大部分屬于“數(shù)字土著”群體,困局可能不會那么明顯,但是這個龐大群體存在巨大的地域差異、家庭差異等,因此大范圍推廣電子書包也會有部分學生很難接受。
關于軟硬件層面,目前基礎信息網絡雖然得到一定的發(fā)展,但是尚未達到普及的程度,且不說家庭網絡的普及,就連公共機構學校也未能實現(xiàn)網絡全覆蓋,在教育部試行的“三通兩平臺”的項目推動下,這種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對于電子書包人手一個終端設備而言,這些基礎網絡設施是遠遠達不到要求的,這成為電子書包推廣的一個巨大的硬件障礙;在硬件方面,另一個困局就是電子書包核心的設備及其配套的硬件設施,比如說要解決充電等。在軟件層面,一方面我們需要強大的系統(tǒng),這些系統(tǒng)需要兼容性強、穩(wěn)定性好,另一方面 ,在良好的硬件設施內部,需要有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這些教學資源,既要有系統(tǒng)性,又要有微型化特點。
在社會環(huán)境層面,資金支持是眾學校需要面臨的最現(xiàn)實的困局,電子書包推行過程中,學校的設備、師資、管理、維護等,需要學校有一筆額外資金的支持,在教育經費緊張的情況下,這個困局引發(fā)的矛盾就會更加的尖銳。師資隊伍建設的困局,也很棘手,沒有一支先進理念和高水平技能的教師隊伍,電子書包的推廣將會很難實現(xiàn)。在政策支持方面,困局來自于地方,從國家、或者省市級層面,有一定政策推動,但是要真正得到基層政府的支持,還是有困難的,很大原因來自與資金困局,基層政府也很難實行。此外,在國內外還沒有一個非常成功的模式可供借鑒,大多處于摸索階段,同時,電子書包的推廣由于涉及面廣,這又成為電子書包推廣另一個困局。
綜上所述,現(xiàn)階段電子書包推廣的困局是多方面的,是復雜的,在推廣過程中要充分考慮這些困難,并且在發(fā)展中去解決這些困難。
四、 電子書包推廣突圍策略
第一、要加強電子書包系統(tǒng)架構模型研究,完善標準的制定,積極探索適宜的教學模式和評價標準,同時加強基礎應用的研究。既要從宏觀理論上創(chuàng)新,又要注重實際應用的突破。
第二、加強電子書包概念模式的傳播,深化校領導、學生家長、教師群體等對電子書包概念的理解,消除對電子書包的誤解和抵觸心理,同時,電子書包推行中也要集中破解社會廣泛存在的疑問的地方。
第三、加強軟硬件設施建設,在試點過程中,要深入實際,總結試點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加強院校和企業(yè)的深度合作,開發(fā)出適合教學的軟件系統(tǒng)和硬件終端設備。同時,國家政府要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第四、加強在線教育資源的開發(fā),注重線下資源的整合;針對學生基數(shù)大,涉及面廣的問題,要分層推進,分批推進的策略;基層政府要轉變思路,深刻理解教育信息化對教育公平、教育發(fā)展的意義,深刻理解電子書包對推行教育信息化的意義。
第五、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師資信息技術培訓,為電子書包推進儲備后備力量;結合地方實際制定好電子書包投資計劃,由政府、學校、家庭共同擔負起電子書包所需經費。
五、結語
電子書包作為實現(xiàn)“三通兩平臺”的重要途徑,在推進中肯定會有一定的困難,要發(fā)揮我們的智慧,注重團隊合作,在前進中解決困難,促進教育信息化的夢想早日實現(xiàn),本研究由于水平有限,還會進行后續(xù)研究。
[參考文獻]
1.石鵬峰.持續(xù)推進“電子書包”的若干建議[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1,02:17-19
2.張迪梅.“電子書包”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推進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11,09:87-89
3.祝智庭,郁曉華.電子書包系統(tǒng)及其功能建模[J].電化教育研究,2011,04:24-27
4.向晉榜.電子書包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中面臨的問題[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06:60-65
5.王斌,朱守業(yè),劉苗苗.電子書包發(fā)展中相關問題的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11,09:88-94
欄目分類
- 河道清淤底泥重金屬污染檢測與風險評估研究
- 動態(tài)力學計量中力傳感器的特性研究與校準方法優(yōu)化
- AIGC背景下木版畫圖像再構研究
- 非遺保護視域下新疆傳統(tǒng)首飾工藝的活態(tài)傳承路徑探析
- 從“無我之境”到“有我之境”——探析“國潮”元素設計的發(fā)展變化
- 信息技術賦能高中藝術生交互式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 ——以舞蹈劇目學習為例
- 以“以舞育人”為目標的高校思政美育模式構建
- 舞蹈悲劇美學的呈現(xiàn)與創(chuàng)作啟示 ——以原創(chuàng)舞劇《浮生》為例
- 國企黨建思政工作與企業(yè)文化建設的融合發(fā)展
- 醫(yī)療行政人員晉升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對組織文化建設的促進作用
- 別被這個老掉牙的報紙理論版投稿郵箱誤導了!最新核實91個報紙理論版投稿郵箱通道,一次集齊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