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狂人的特質看啟蒙的特征
在魯迅小說《狂人日記》中,瘋癲為狂人提供了探尋隱藏在常人世界外吃人秘密的契機。作為一名啟蒙者,雖說狂人的反抗失敗了,但他的特質卻是揭示啟蒙特征,了解魯迅啟蒙觀的重要窗口。
1、啟蒙的視角——西方規(guī)訓的結果
《狂人日記》較為清晰的展現(xiàn)出狂人與吃人者的二元對立。吃人者又可以根據(jù)他們在狂人眼中的作用劃分為以狂人大哥為代表的統(tǒng)治階級和包括青年和眾多看客在內的被統(tǒng)治階級。在被統(tǒng)治階級中,狂人又以他們的覺悟程度劃分為兩類:“一種是以為從來如此,應該吃的;一種是知道不該吃可是仍舊吃,又怕別人說破他”(P26)。這種二元對立與鐵屋子敘述中清醒者與沉睡者的關系有可比之處。狂人/清醒者在“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P652)鐵屋子中受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被統(tǒng)治階級中的第一類恰如鐵屋子中的沉睡者,他們愚昧、不追問歷史,也沒有能力承擔摧毀鐵屋子的使命;第二類可稱為裝睡的人,他們軟弱、不抗拒現(xiàn)狀,不愿承擔摧毀鐵屋子的使命。魯迅以鐵屋子作為對舊中國啟蒙環(huán)境的批判,鐵屋子的萬難摧毀,即是對啟蒙前途的推斷。鐵屋子的存在,澆滅了內部打破鐵屋子的希望也排除了外力沖破鐵屋子的可能。這表明,對魯迅而言,無論是否有外部侵略,中華民族的內部劣根性都使其難逃亡國滅種的危險,是“小心保存在密閉棺木里的木乃伊” (P324)。
在《狂人日記》與鐵屋子寓言中,敘述者都是站在敘述環(huán)境之外。但無論是小說的閱讀者還是“金心異”都沒有對這種舊中國的隱喻產生懷疑,說明交際雙方均對這一隱喻表示認同。游走于常態(tài)社會邊緣的瘋癲為狂人認清傳統(tǒng)倫理的罪惡本質提供了契機,鐵屋子的敘述者魯迅因站在鐵屋子之上看鐵屋子,覺察到鐵屋子的萬難摧毀。二者對舊中國啟蒙環(huán)境的批判和對啟蒙可能性的否定正是來自于對主流社會的游離,而由此游離產生的批判視角實際上來自于西方,是敘述者在自覺與不自覺中接受西方規(guī)訓的結果。鴉片戰(zhàn)爭前,清政府以天朝上國自居,這一定位也影響了士大夫(知識分子)的心態(tài)。鴉片戰(zhàn)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民族危機伴隨著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而這一落差對以天下為己任的知識分子的沖擊尤為顯著。痛苦來自比較之中,在今昔對比、中外對比中,他們接受并認可了資本主義世界對中國的描述。
2、啟蒙的方法——先禮后兵的本土方法
狂人的啟蒙視角實為西方規(guī)訓的結果,而他的方法則帶有國人的行事色彩。首先,狂人的勸轉歷來備受詬病,認為這一方法與狂人反封建的戰(zhàn)士形象不符。陳思和在《現(xiàn)代知識分子覺醒期的吶喊:<狂人日記>》中,將狂人勸轉的原因解釋為以下三點:“狂人是被迫害狂而非迫害狂”(P33);狂人在感情上雖不想承認,但在幻覺里已經把大哥歸入吃人者的行列;狂人意識到自己與吃人者擁有同樣的遺傳因子。我認為這三點都是狂人采取勸轉方式的具體原因,而究其根源,實為封建禮教先禮后兵觀念教化的結果?!岸Y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P7)狂人的勸告是很委婉的,由遠到近,由古及今,由理論到事例,由他人及自身,娓娓道來,很有古代君子感化教導的風范。
“我只有幾句話,可是說不出來。大哥,大約當初野蠻的人,都吃過一點人。后來因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變了人,變了真的人。有的卻還吃,——也同蟲子一樣,有的變了魚鳥猴子,一直變到人。有的不要好,至今還是蟲子。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慚愧。怕比蟲子的慚愧猴子,還差得很遠很遠。
“易牙蒸了他兒子,給桀紂吃,還是一直從前的事。誰曉得從盤古開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兒子;從易牙的兒子,一直吃到徐錫林;從徐錫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殺了犯人,還有一個生癆病的人,用饅頭蘸血舐?!?/p>
“他們要吃我,你一個人,原也無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伙。吃人的人,什么事做不出;他們會吃我,也會吃你,一伙里面,也會自吃。但只要轉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人人太平。雖然從來如此,我們今天也可以格外要好,說是不能!大哥,我相信你能說,前天佃戶要減租,你說不能?!?(P25-26)
啟蒙視角下的生存危機,使狂人選擇了反抗;禮教弊端的無法擺脫,使狂人在無意中選擇了勸轉的斗爭方式??袢藞孕抛约罕值氖钦x,這種堅定使他在斗爭時勇氣十足,信心百倍。他的勸轉有如君子一般磊落,就像古人開戰(zhàn)前的通牒。然而,這種方式存在的前提是雙方具有共同的觀念信仰和行為準則,狂人堅信吃人有罪因而要改正,狂人大哥為代表的吃人者則對吃人的存在表示無能為力。承認吃人有罪,堅持的是一種以實物為依據(jù)、以求真為訴求的科學觀念,而對這一吃人歷史現(xiàn)象的視而不見和辯護則是一種以描述為依據(jù)、以求善為追求的倫理觀念。二者的沖突使狂人“要改”的吶喊淪為堅信“改不了”的吃人者眼中的滑稽之舉?!叭祟惖难獞?zhàn)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但請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況是徒手?!?P108)無法擺脫禮教和家族的弊端使狂人“先禮未兵”,而這一點其實在他對自己處境的分析中已露出端倪。
假使那老頭子不是劊子手辦的真是醫(yī)生,也仍然是吃人的人。他們祖師李時珍做的“本草什么”上,明明寫這人肉可以煎吃。他還說自己不吃人么?(P23)
狂人批判吃人者屈從于歷史的描述,而他判定醫(yī)生吃人的依據(jù),恰恰是本草什么上記載的人肉可以煎吃。這一伏筆的埋設,使狂人的反抗愈發(fā)酸澀??袢说膭褶D,體現(xiàn)了西方科學觀念與傳統(tǒng)倫理方法間的深層矛盾,昭示著狂人反抗過程的不徹底性,預示著狂人反抗的失敗。
3、反抗后的沉思——對自身戰(zhàn)斗的合法性的懷疑
讓戰(zhàn)士停止戰(zhàn)斗的不是斗爭后的寂寥,而是對自己戰(zhàn)斗合法性的懷疑。勸轉前的狂人雖然是被害者,但他對自身正義性的認可是他面對吃忍者毫不畏懼,正氣凜然。“我未必無意之中吃了我妹子幾片肉,現(xiàn)在也輪到我自己”(P27),使狂人陷入原罪的痛苦和懺悔。吃人的罪惡正如影子一般揮之不去。此時的狂人陷入沉思:吃人有罪,有罪就要改,他所堅持的信念沒有錯;然而,這一信念的宣揚者本身亦是吃人者、迫害者,使狂人認為自己的的戰(zhàn)斗缺乏行動上的說服力,在理念的光輝與自身的陰影中對自我產生了懷疑。
新約圣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天眾人將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帶到耶穌的面前,說:“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比藗冊诔橙侣曋袑伺龀隽颂幹谩Rd對所有人說:“你們誰認為自己到現(xiàn)在為止沒有犯過錯,就可以先用手中的石頭打她,直到打死她為止!”那一刻,所有人都不說話了,他們看著自己手中尖銳的石頭,誰都沒有動手。過了很久有第一個人扔下自己手中的石頭轉身離去了,慢慢的所有都離開了。
而狂人的所思所想與圣經中的人很像,都是因自己的罪過停止了對他人的規(guī)訓。而狂人流離于常態(tài)社會的的特殊身份,使他的離開意味深長。他發(fā)現(xiàn)雖然自己被認定為瘋子,仍然是社會中的一份子,以整體的形式共同承擔罪惡,無法逃脫?!坝辛怂那瓿匀寺臍v的我,當初雖然雖然不知道,現(xiàn)在明白難見真的人”(P27)。進一步講,即使是大家都改好了,聽從了“我”的規(guī)勸不吃人了,難道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吃人嗎?自己所秉持的信念難道具有絕對的真理性嗎?人類吃人的歷史已有四千年了,雖然形式不同但本質從未改變,由人形進化為真的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個人自出生起就坐上了社會的列車,通過行駛中見識過的事件和教化建立自己的世界觀。成人的原罪使他們不能真正放開手腳,“救救孩子”(P28)也就成為最真切的呼喚。
從啟蒙的視角上講,瘋癲后對常態(tài)社會的反思使得狂人意識到改變的必要,這種必要性是有內在劣根性造成的,即使沒有外來因素也要改,但這一批判的視角卻是西方規(guī)訓的結果。從啟蒙的方法上講,狂人的反抗方式是禮教使然,為其后如影隨形的原罪自察埋下伏筆。反抗后的沉思使狂人對自身的正義性、合法性產生懷疑,為啟蒙的命運作出最終定論。啟蒙者的上述特質,揭示了啟蒙運動的復雜性與長期性。
欄目分類
- 別被這個老掉牙的報紙理論版投稿郵箱誤導了!最新核實91個報紙理論版投稿郵箱通道,一次集齊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