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濃得化不開——論梁遇春散文的“孤獨式”-文學論文

作者:中州期刊-小君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1-11-29人氣:2401

書寫中國現(xiàn)代隨筆的成型和發(fā)展,一方面深受中國古代小品文的影響,另一方面又借鑒和融合了西方隨筆的旁征博引、任意而談等文學元素。作為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散文大家梁遇春,他在借鑒西方隨筆文體優(yōu)勢的同時,還汲取了中國古典小品文的感悟式思維,形成了理性淡化而熔鑄情緒的文風。和同時期以及之后的隨筆散文家相比,梁遇春隨筆的顯著特色就是重情輕理,流露自我,情感與文字相交融,濃得化不開。梁遇春散文最大的藝術(shù)特色是“我手寫我口”,即書寫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和體悟,不盲從權(quán)威的觀點和時髦的論調(diào)。但“梁遇春自然算不得是‘思想型’作家,他的文明批評也沒有多么了不起的深,他極少具體地干涉時政,可喜的是他的散文能字字調(diào)和、透出一己的人生情調(diào),濃濃的個性化的人生情調(diào),這成為他的文學的精粹。而英國散文那種‘我所描寫的是我自己’的品格,也被青年梁遇春牢牢地吸入了魂魄。"①梁遇春的散文充滿了熱情率真,與林語堂的笑眼和錢鍾書的冷眼不同,梁遇春不是站在人生“邊上”閑聊一下,而是徹徹底底地來到了人生的中心。梁遇春人生短暫,經(jīng)歷平淡,但可貴的是,他將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到了隨筆當中。《救火隊》一文是一首熱情激昂的生活頌歌,他以前所未有的熱情,贊美了救火夫大無畏的精神,“在席卷一切的大火中奔走,在快陷下的屋梁上攀援,不顧死生,爭為先登的救火夫們安得不打動我們的心弦。”作者的贊嘆正來自于其博愛之心、真摯之情。在《“失掉了悲哀”的悲哀》一文中,寫到了“我”同十年前老友“青”的相遇,通過“青”的自述和“我”的觀察、回憶,細致生動地展示了一個有美好理想的青年,在十年的歲月中如何墮落的過程。這是悲哀頹靡的心境映照,是慘淡至極的人生反觀,也暗含了作者的自況與自省。五四運動以后,“個性解放”的思潮退去,新的形勢要求每個作家調(diào)整自己的思想,做出何去何從的選擇。年輕的梁遇春沒能適應形勢的變化,消極地躲在書齋里,陷入了理想與現(xiàn)實的深刻矛盾之中。梁遇春脫離了歷史發(fā)展方向,陷入自我世界不能自拔,這使他的作品思想狹隘,但也因此真誠。正如他自己所說,這些散文是“我自己心里流出,筆下寫出的文字”《破曉》。在反映自己感情方面,他是同時代其他隨筆散文家們所不能比的,“追慕英國式幽默的梁實秋、林語堂等,骨子里總還是一副中國士大夫文人格調(diào),喜歡離開人生談人生,終究少了一點人生的真意。他們圓熟的智慧節(jié)制了情感,但也因此在文章中少了一種打動人心的力量。梁遇春的隨筆如水一般無拘無束,他敘說救火的情形,會忽然想到要去當一名矯健的救火夫;寫到戲子、娼妓、流浪漢,會想到他們身上的人性、愛心和精神世界;當別人在那兒一本正經(jīng)地探討人生觀的時候,他腦子里卻蹦出了“生死觀”的命題……這種特立獨行,大概正是不安分的青春騷動。顯然,這位妙筆生花的少年天才,總是在文學的夢境中想方設法地重塑自我。從梁遇春的隨筆中,我們很容易看到他本人影子,因為他的隨筆充滿了自我:他不喜歡聽老師的講座,甚至對教授有一種輕蔑。他習慣懶起,因為思維太活躍,還有一套睡懶覺的大道理;他的性格懦弱,怕狗,怕貓,就是不怕人們厭倦的陰雨天。這是根據(jù)他的文字虛構(gòu)出來的作者的影像,但這或許更能反映出一個真實的梁遇春,因為梁遇春在表現(xiàn)自己、塑造自己時所表露的坦白、誠實之美,是同時代作家的散文中所罕見的。率性而為是梁遇春的做文態(tài)度。他認為好的文章必然要忠實于自己的內(nèi)心,那在第一時間內(nèi)打動自己的、讓自己激動欣喜的想法或靈感才是文章的精髓所在。所以,梁遇春“在生存和行為方式上具有‘流浪漢’的氣質(zhì),是一個道地的‘精神流浪漢’。所有這一切熔鑄成他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懶洋洋’的我行我素的散文觀。正如梁遇春曾這樣自我評價:“我喜歡讀和維多利亞時代的詩歌也是因為我的情感始終在微溫的狀態(tài)里的緣故吧。這樣的人老是過著灰色的生活,天天都在小人物的懺悔之中,愛自己,討厭自己,顧惜自己,憎惡自己,想把自己趕到自己之外,想換一個自己,可又舍不得同沒有勇氣去掉這個二十幾年來形影相依,深夜擁背的自己?!?梁遇春“自愛”又“自厭”的矛盾性格對他的文學活動產(chǎn)生了很明顯的影響:一方面,他“自戀”把自我封閉起來,很少關(guān)心自己之外的社會人生;另一方面,他的“自厭”促使他尋找一個不同于周圍實在的世界,這個世界便是文學。在文學的世界里,他找到了一塊避難所,他可以肆意妄為。他甚至認定:“只有那班不大同現(xiàn)實接觸,住在鄉(xiāng)下,過完全象牙塔生活的人,或者他們的心給一個另外的世界鎖住,才會做文學的忠實信徒,把文學做一生的唯一目的,始終在這朦朧境里過活,他們的靈魂早已脫離這個世界到他們自己織成的幻境去了。梁遇春無疑是在用隨筆編織自己的理想幻境。旁征博引是現(xiàn)代隨筆的一個特色,無論是錢鍾書還是林語堂,其隨筆散文中不乏對古今中外經(jīng)典的引用。梁遇春也不例外,但是他的引用都進行了改造,極少作為自己隨筆的觀點。梁遇春最崇拜的作家是英國的蘭姆,他從蘭姆的隨筆中借鑒了觀察點,但僅僅是借鑒,絕無模仿的痕跡。他的見解時出新意,不落窠臼,又能自圓其說,且都巧妙地變成了自己的觀點。梁遇春認為小品文“并沒有儼然排出冠冕堂皇的神氣,所以這些漫話絮語很能夠分明地將作者的性格烘托出來,小品文的妙處也全在于我們能夠從一個具有美妙性格的作者眼睛里去看一看人生”。梁遇春的散文風格即是他的性格,他的隨筆形式隨隨便便,比如題目,不加修飾,有什么說什么,以至于竟有《這篇是順筆寫去,信口開河,所以沒有題目》這樣的題目。這樣的命題,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是少見的,無怪乎馮至批評“近乎荒唐”。但是在情感的表達上他毫不含糊,要“分明地將作者的性格烘托出來”,使讀者能夠“從一個具有美好性格的作者眼睛里去看一看人生”。簡言之,他用隨隨便便的形式顯示出真真切切的性格。梁遇春是一個充分自省的人,他時時剖析自己,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孱弱無能。這種真誠的自我剖析為白話散文創(chuàng)作開創(chuàng)了“另一條路,一條快談、縱談、放談的路”他放飛自己的思緒,不在一處逗留過久,像流動的水,連綿不絕,像星星一樣處處閃眼。對此,有學者評價道:“我國的古典散文每一次掙脫‘載道’束縛而轉(zhuǎn)向‘言志’,也都講究抒發(fā)個人性靈,但大半是寄情式的,像梁遇春這類充分外露心跡的散文,是對我們文學的一個合理的補充。梁遇春終身與書為友,整日在書齋里思考、徘徊,這固然可以讓他的感覺比一般人更為敏銳和發(fā)達,但同時也造成他的內(nèi)心過于敏感和纖細。對于污濁丑陋的現(xiàn)實,他簡直不知該如何去應對。他向往一種飽經(jīng)世故而忘己的境界,他探求著具有“建立在理智上面的天真”的“生活藝術(shù)”(《天真與經(jīng)驗》)。作者是善良的,然而卻是幼稚的。他的設想不過是空想,在那個混亂的年代,人與人之間如何做到摒棄心機?他與黑暗的現(xiàn)實是格格不入的,稍微觸及現(xiàn)實便立馬退回到純美的文學世界里去孤芳自賞,尋求安慰。自我就像一座圍城,林語堂、錢鍾書等隨筆散文家因沖出了這個圍城而自由灑脫。梁遇春充滿了熱情,反對敷衍冷漠的人生態(tài)度,但也因此始終困守在這座圍城之中而無法自拔。他在自己的隨筆里繼續(xù)鼓吹著五四運動時期“個性”解放的思潮,傾吐著自己的實際感受,企圖從中揭示出人生的真諦。然而,這種“濃得化不開”的思考結(jié)果,卻未能探索出切實可行的答案,這使得他比任何一個隨筆散文家都顯得更惶惑、不安、矛盾和苦悶!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guān)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guān)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