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的經典“等待”重讀
一、《等待戈多》的精神意義
戈多到底是誰?作者貝克特也不知道,因為他曾說過如果他知道戈多是誰的話,在劇本當中他就說了??梢?,戈多這個人物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不是形象的,他沒有具體的性別、身高、年齡、長相、身份……與其說戈多是一個不夠形象的人物,不如說其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是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心中的一個概念,是其心目當中擺脫當前困境、改變自己命運的概念,這一概念對于主人公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來說是真實的,盡管是其想象出來的毫無根據的一個概念,但他們卻把該概念具象為一個人物,一個有著一個男孩作為使者的人物,一個今天總是不來讓其失望而明天總是會來讓其充滿希望的人物。不管是抽象的概念還是具象的人物,歸根到底,都是一種精神的象征。
1953年,《等待戈多》在法國連演三百場,極為轟動?!兜却甓唷氛繎騽]有特別的情節(jié),沒有特別的場景,更沒有所謂的戲劇沖突,甚至人物、場景、時間在兩幕當中都是極為接近的,卻在當時產生了如此大的反響,這是有其原因的,其原因所在也就是《等待戈多》的魅力所在,其魅力所在也就是其精神意義所在。
《等待戈多》的藝術手法是荒誕的,其作者貝克特是荒誕派戲劇的優(yōu)秀代表人之一,并憑借該部戲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等待戈多》這部戲劇作品當中,情節(jié)被作者降低到了最低的限度,這充分體現了貝克特“只有沒有情節(jié),沒有動作的藝術才算得上真正的藝術”的獨特主張。《等待戈多》這部戲劇作品當中,人物同樣被作者降低到了最低的限度,兩幕戲劇都在等待的同一個人,也是整部戲劇的中心人物——戈多,沒有具體的形象,沒有確定的年齡,沒有告知其身份等,這些都將戈多這個人所具有的“人”的特征進行了過濾,甚至會讓讀者產生戈多不是一個人的想法,這些都是由于其人物塑造的抽象性所致。
此處,人物塑造的抽象性主要是指人物外貌等外在的抽象性,而對其精神上的描寫確實使用了別樣的手法進行細膩的凸顯與表現,這無疑可以達到讓讀者更加關注人物的精神世界,從而更加直接、更加單純的表達作品思想的目的。劇中,主人公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是兩個流浪漢,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是相依為命的,至少從精神意義上來說,其二者是最佳的精神伴侶,他們有著同樣的經歷,同樣的處境,也都同樣懷著一種改變現狀的希望。戈多這個沒有形象的人,可以說是正部戲劇的核心所在,其象征的精神意義正是作品所要表達的主要精神,這種精神不斷地讓人失望,又不斷地給人以希望,這種精神到底是什么精神,作者沒有說明白,留給了讀者,這正是其魅力所在,正是作者寫作的巧妙之處,讓作者從內容當中自己感悟其精神所在,而這種精神隨著時代的不同、隨著讀者個人經歷的不同,可以得出不同的解釋,這就使得《等待戈多》這部作品的魅力始終未減,使得《等待戈多》這部作品成為了經典中的經典。
二、《等待戈多》的現實意義
說到一部作品,不得不去探究其寫作背景,只有在對其背景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才能夠對其內容有真正的理解?!兜却甓唷愤@部作品創(chuàng)作于1948年,是荒誕派戲劇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者貝克特是出生于愛爾蘭的一個猶太家庭,曾在巴黎大學任教,在此任教期間結識了愛爾蘭意識流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因此深受其影響。
作者經歷的二戰(zhàn),難以避免的是二戰(zhàn)給貝克特內心所帶來的創(chuàng)傷。經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西方各國的經濟、政治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劫難,這其中當然包括貝克特所在的城市,切身經歷過后,貝克特對當前經濟異常蕭條、社會嚴重混亂以及道德的極度淪喪有了深刻的認識,人們在不僅思想上十分苦悶,而且精神上同樣的空虛,因此對未來失去了信心,甚至是幾乎絕望,這些人們當中的一員就是貝克特。貝克特想要把自己的這種處境與遭遇表達出來,貝克特更想要把這種社會現實真實的反映出來。因此,貝克特讓主人公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說著無聊之極的廢話,讓其前言不搭后語;因此,貝克特讓主人公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做著無聊之極的事情,讓其不停地做著無用功。這些都是作者貝克特對當時人們精神空虛、內心迷惘的曲線表達,是將其內心世界進行外化的表達。主人公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無休止地說無聊的話、做無聊的事情,又無休止地充滿希望去等待,等待來了失望然后繼續(xù)充滿希望,這一切都是無休止的,而這種無休止正是人們當時的痛苦所在,正是社會當時荒誕現實的表現??偠灾?,《等待戈多》將當時人們對自己生活狀態(tài)的迫切改變的希望與難以實現這一改變的失望表達的淋漓盡致,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當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已取得了重大的改變,但人們內心希望與失望之間的矛盾卻始終存在。對于當代人來說,及時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其永遠有著想要追求卻難以追求到的事物與理想,因此,《等待戈多》當中所體現的人們迫切改變卻又難以改變的矛盾仍然存在,其所表達的精神狀態(tài)仍然適用于當代人當中的許多人。人們所處的時代變了,但人們內心的無休止的追求卻沒有改變,人們總是渴求著更加美好的事物,不管現在的事物是否已經足夠自身享用,但對其追求是需要過程的,甚至是漫長的過程,甚至會無果而終。這前后的矛盾,即充滿希望的渴求與難以實現的失望之間的矛盾,從某種角度而言是永恒的。因此,《等待戈多》對于當代讀者來說,仍然具有十分的魅力,仍然可以讓讀者產生共鳴,讓讀者將內心深處的希望與絕望進行再次的整理與釋放。
三、總結
《等待戈多》內容獨特,不僅有著豐富的精神意義,而且對現實也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讀者應該對其在多幾分關注,再認真將其中的精神意義進行更深一層的體會,這不僅有助于作品精神意義的傳承,而且對當代讀者有著諸多的好處,可以幫助讀者將自己內心深處的希望與現實沖突的失望進行調節(jié)與釋放,從而從中獲得心靈上的慰藉,總之,《等待戈多》的經典“等待”重讀。
參考文獻:
[1]張巖.《等待戈多》:一曲點待人精神困境的寓言與悲歌.藝術百家,2010(01)
[2]柏云彩.論《等待戈多》“反戲劇”的藝術創(chuàng)作特色.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6)
[3]彭國棟.《等待戈多》中的悲劇意識與終極關懷.戲劇文學,2006(09)
[4]劉立輝.《等待戈多》:信仰和理性真空狀態(tài)下的等待行為》.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10(06)
[5]張紅巖,孫俐俐.拒絕理性——論《等待戈多》的后現代語義.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9)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