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對外傳播視角下《管子》中排比的英譯法研究

作者:陳江寧來源:《視聽》日期:2015-03-27人氣:1518

“翻譯的本質是傳播,是一種跨文化、跨語際的特殊的傳播活動。[1] ”對外傳播是涉及語言轉換的跨文化信息傳遞,以影響受眾信息選擇,使其接納、認同為目的。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們必須不斷面向國際推廣中華文化精髓,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對人類社會進步的積極作用,提升我國的文化軟權力。其間,翻譯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考慮到英語的國際地位,翻譯中又以英譯最為重要?!豆茏印芬粫鴥热萆婕罢軐W、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研究齊文化乃至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典籍。同時,《管子》的語言“散韻結合,音韻鏗鏘,很有文采[2]”,具備獨特的文學性,在論述時常用排比句,使得論證嚴密、語言生動,且富有節(jié)奏美感。本文就以其排比句為例,從對外傳播的目的出發(fā),對其語言的英譯進行研究。

一、《管子》中排比句的主要類型

英語中的“parallelism”是指“recurrent syntactical similarities introduced for rhetorical effect[3](為了達到修辭效果而循環(huán)出現(xiàn)的、句法相似的結構)”。漢語中的“排比”是指“將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的詞組、句子、段落排列起來,用以增強語勢、加深感情[4]”。盡管兩者并不完全對等,但其句法構成和效果大致類似,都具有重復的結構,并能達到一定的修辭效果。重復結構在前后不同句中的反復出現(xiàn)是排比的重要標志?!豆茏印分械呐疟染涓鶕?jù)其重復結構的位置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四種:

(一)重復結構在前排列

 如:《形勢》中,以“有聞道”開頭分別領起五個結構相同的句子,來歸納五種表現(xiàn),說明道理的基本內容一樣,只是運用各不相同;《治國》中,以“粟也者”開頭,用三個句子來論述“粟”的重要性。

(二)重復結構在后排列

 如:《樞言》中,以“殆”結尾,列舉了國家政局陷入危機的六種表現(xiàn);《揆度》中,每句都以“一策也”結尾,列舉利用珍貴物產作為貨幣的七種方法。

(三)重復結構在中排列

 如:《權修》中,以五個“奚待”來說明為政要從小事做起;《立政》中,每句都以“之說勝,則”的重復結構來批判九種異說。

(四)重復結構交錯排列

    如:《八觀》中,以前一分句結尾的結構作為后一分句開頭的結構,來論述國家奢侈的后果和奸邪產生的原因;《治國》中,以“入粟多”、“國富”、“安鄉(xiāng)重家”等結構來銜接分句,產生層層遞進的效果。

二、基于對外傳播的英譯策略

對外傳播要以受眾接受與認可為目的,翻譯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須使譯入語文本符合目的語國家的語言習慣。在英譯技巧方面,不能單純滿足于翻譯成英語,而要充分考慮英語受眾的興趣、價值觀、接受能力等,既要體現(xiàn)中國文化特色又要符合英語言國家的文化習慣。從對排比的翻譯來看,英語中的“parallelism”與漢語中的“排比”相似,但也存在不同。其中,最明顯的在于“parallelism”中的重復結構在每個句子中可以完全對稱,也可以不完全對稱,甚至不對稱。在對漢語排比句進行英譯時可按照“parallelism”的模式要求進行,要符合英語的語言習慣。英譯策略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漢語傾向于重復用詞,以表現(xiàn)嚴謹和工整,并產生突出強調的效果,而英語則盡量省略重復詞,來避免繁雜。例如:在“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句中,“makes”在第二、三句中就省略了。而漢語中一般不習慣進行這樣的省略,所以我們常見的漢語譯文就是“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p>

2.同樣為了避免繁雜,相比較漢語中名稱、稱謂等的重復,英語常使用代詞進行替代。例如:在“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 to 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 is affectation; to make judg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r of a scholar.”句中,第二、三句就用“them”或“their”替代了第一句中的“studies”。

3.現(xiàn)代英語的詞序比漢語靈活,詞序顛倒和句子成分移位比較常見。例如:在“Traitor he has become and traitor we shall call him.”句中,第一個traitor作主語補足語,而第二個作賓語補足語。通過將兩者前移來形成了對稱的形式。在漢語中,這樣的對稱形式則通常不被認為是排比。

三、英譯舉隅

“管、晏屬篇,事核而言練。[5]”“事核”是指論述簡明扼要、切中要害,“言練”是指語言簡練、不拖沓??梢姟肮苤僦暮唶繹6]”,《管子》一書是文風言簡意賅的代表。然而,這是從古代漢語的文風得出的結論,如果譯為現(xiàn)代漢語,其中的大量排比必然顯得冗長。如果再將所有字、詞、句式等原封不動地譯為英語,往往需要更長的篇幅才能表達明了。其中的重復結構不但使原文的簡練之風蕩然無存,而且還會使人失去閱讀興趣,甚至很容易看錯了行,增加理解難度。這樣就使得其對外傳播的效果大大降低。因此,在英譯中就需要用到上文中提到的策略。以下就以上文中提到的《管子》中排比句的四種類型,分別舉例進行英譯。

(一)重復結構在前排列的譯法

“有問道”中的“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范疇,意為“世界的本原、本體、規(guī)律或原理”,在前文沒有專門作解釋的情況下,不能直接采用音譯“Tao”,而應該作概括的解釋,否則就會讓人不知所云。雖然可以將“有聞道”譯為“if someone knows the law of the universe”,但是這要比原文的三個音節(jié)多出數(shù)倍。所以,在英譯的時候就要進行相應的省略。要將后句中的重復結構去掉,并用代詞替代,同時變化句子結構。如:將“有聞道而好為家者,一家之人也;有聞道而好為鄉(xiāng)者,一鄉(xiāng)之人也;”譯為“If someone knows the law of the universe and can apply it to governing his own family, he is a person of capacity of governing a family; if to governing a village, a person of capability of governing a village;”。

“粟也者,民之所歸也;粟也者,財之所歸也;”中,如果簡單將“粟也者”譯為“grain can attract people”,字數(shù)雖然少了,但無法體現(xiàn)原文所要強調的內容。這里,既要保持原文的句式,又要進行適當?shù)氖÷浴?勺g為:“The so-called grain is the reason people can be attracted; the reason wealth can be gathered; the reason territory can be enlarged.”。這樣,句子雖然略長,但因為富有變化,而并不顯得繁雜??梢娪⒆g時既要適當省略詞句又要充分考慮到實際情況。

(二)重復結構在后排列的譯法

“人主好佚欲,亡其身失其國者,殆;其德不足以懷其民,殆;”中的“殆”意為“危險”,作為表語置于句末產生排比的效果,句子其余部分則作相應的變化。可譯為:“A state whose sovereign is addicted to pleasure and lust, so that he has forgotten his own life and his country, is in danger; not good enough to cherish the people, is in danger;”。將第一句之后每句開頭的“sovereign”都進行省略,保留表語部分的重復便于保持句意的完整性。

“陰山之礝碈,一策也;燕之紫山白金,一策也;”中有部分專有名詞,英譯時需要進行相應的解釋,這樣就增加了句子的長度。因此,就需要省略部分重復的結構。在句末重復的“一策也”,其英譯“one of these methods”較冗長,在后句中可省略??勺g為:“Using the Ruanmin stone (inferior to jade) produced at Mount Yin is one of these methods; using silver produced at Mount Zi in the territory of Yan is one;”。

(三)重復結構在中排列的譯法

“有身不治,奚待于人?有人不治,奚待于家?”中,“奚待”所表達的反問語氣應當在英譯中予以體現(xiàn),但要盡量避免重復??勺g為:“If a sovereign does not cultivate his mind or behave himself, how can he govern others? If cannot govern others, how the family?”。這樣就把后句中重復的主語和謂語都省略了,僅保留了能夠產生不同意義和首尾呼應的排比效果的賓語部分。同時,從句的主語也被省略,以保持主從句之間的平衡。

“寢兵之說勝,則險阻不守。兼愛之說勝,則士卒不戰(zhàn)。”中,“之說勝,則”的重復結構可譯為:“The opinion of reducing arms prevailing, dangerous positions cannot be defended. The opinion of loving universally without distinguishing treatment prevailing, soldiers cannot be asked to fight.”。這里,為了防止句意改變,無法省略重復結構,所以英譯中每句也采用了“The opinion”和“prevailing”的重復方式,但句子的其余部分則盡量進行簡化。

(四)重復結構交錯排列的譯法

“國侈則用費,用費則民貧,民貧則奸智生,奸智生則邪巧作?!笔褂昧私诲e排列的重復結構,這種結構分別位于上下句中,一般無法省略,可盡量變化句式來縮減字詞,達到簡潔的效果??勺g為:“National ethos tending to extravagant, more money will be spent. More money spent, the people will be impoverished. The people impoverished, they will resort to tricks.”通過將“if”等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轉變?yōu)闋钫Z的譯法,使句子得到了簡化。

同樣,將“農事勝則入粟多,入粟多則國富,”譯為“Farming successfully, much grain will be produced. Much grain produced, the state will be enriched.”也是使用這一方法來翻譯重復結構的。

結語

《管子》中的排比句使用較多,有的地方甚至大段采用排比的形式,這使文章更有氣勢,但也在客觀上增加了英譯的難度。為了更好地將中國文化典籍傳播出去,就要在英譯方法上下功夫,既要符合英語習慣,又要體現(xiàn)漢語的特色和魅力。針對《管子》中的排比,要根據(jù)不同情況加以區(qū)分,適應對外傳播的需要,才能取得應有的傳播效果。

參考文獻

1.呂?。骸犊缭轿幕恼系K——巴比塔的重建》,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196頁。

2.褚斌杰、譚家?。骸断惹匚膶W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第 378 至 380 頁。

3.Merriam-Webster: Webster’s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Springfield: G. & C. Merriam Company, 1977, p. 831.

4.成均偉:《修辭通鑒》,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年,第609頁。

5.周振甫:《文心雕龍今譯》,北京:中華書局,1986 年,第 160 頁。

6.來裕恂著,高維國及張格注:《漢文典注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 404 頁。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