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賽珍珠《母親》中女性與母性的折射分析

作者:陸美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6-06-22人氣:2629

賽珍珠《母親》作為一部塑造中國女性形象的歐美文學著作,一經(jīng)問世就在世界文學的舞臺上引起巨大反響,其母親的獨特身份設(shè)定,加上細膩的描寫、生動曲折的故事建構(gòu),完成了生態(tài)主義視角下的女性生存權(quán)與話語權(quán)的解讀。

一、賽珍珠《母親》小說的整體概述與文學價值解讀

作為賽珍珠的代表作之一,《母親》無論文學創(chuàng)作角度還是社會思想解放層面,無疑是成功的。其創(chuàng)作時大膽采用自然主義藝術(shù)手法,文本帶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在細膩的文筆描摹下一位性格鮮明但又命途多舛的中國古代女性形象呼之欲出。獨特的女性選材及特定的母親身份將中國傳統(tǒng)女性身上女性與母性的雙重色彩進行了全面深刻的展示與表達,對于研究舊中國傳統(tǒng)女性在當時社會制度與社會背景下的努力與掙扎具有指導與借鑒意義。

小說以兩位母親在爐火旁的對話點題并開啟全文,年邁的老母親扮演著舊中國婆婆的形象,而真正的主角是不斷向爐火里補充干草的年輕女性,這溫馨溫情的背后其實是中國農(nóng)村幾千年來底層婦女生活的真實寫照,一生在辛勞中度過,心甘情愿。從歷史的維度看,中國這種底層婦女的生活仿佛傳承了千年,是注定的宿命,沒有抗爭只有習以為常與日漸麻木,幾乎很少有女性去質(zhì)問自己為什么要屈服于這樣的生活安排,也很少有女性去思索我是否應(yīng)該通過什么努力去改變什么,無一例外地都選擇承受,自己的命運始終由男性操控。而賽珍珠似乎要打破這種既定的女性宿命,因此她在小說《母親》中塑造了一個性格迥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在書中她沒有具體的名字,她的名字就是母親,她是千萬個母親形象的縮影與融合。同時她又是女性意識覺醒的新時期女性代表,她是生動化的個性化的文學人物,在她身上始終顯示出精力充沛與勇敢有力,最重要的一點是作為舊中國的傳統(tǒng)女性她逐漸擺脫了奴隸氣質(zhì),當丈夫離家之后,她為了孩子選擇了自己撐起這個家,因此她的身上又折射出自強自立,她始終用強大的心理暗示支撐著自己不倒下。即使是小兒子因為參與革命而被斬首,她依然沒有選擇向命運臣服。后來孫子的出生將她對兒子的愛延續(xù)下去,承受著命運挫折的考驗。在這位母親融匯著多種氣質(zhì),敢愛敢恨,情欲意識,對命運的挑戰(zhàn),對男性的反抗……但是故事的結(jié)尾仍沒有擺脫悲劇的限定,帶有濃郁的憂傷色彩,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母親又是生活中的勝利者,是命運的主宰者。悲情并不意味著母親作為女性反抗的失敗,相反這種悲情意蘊的背后彰顯出的是母親作為女性與母性的雙重人性光輝。

二、賽珍珠《母親》中的主人公母性光輝的闡釋與母性意蘊的解讀

立足中國傳統(tǒng)話語權(quán)研究,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母親話語權(quán)往往基于男性得以體現(xiàn),其話語權(quán)的獲取與使用帶有極強的被動色彩。母親往往是生兒育女的工具,是相夫教子的代言,是繁重家務(wù)任勞任怨的操持者,因此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思維里,對母親對母性幾乎每個人都心懷敬畏之情,因此受這種既定女性形象思維定勢的影響,我們中國人形成了“賢妻良母”的女性審判標準,母親作為母性的光輝被無限拉大。中國母親與犧牲、奉獻、忍辱負重等同起來,成為義的化身。我們完全忽略了母親的主體意識,固執(zhí)地認為當主體意識喪失才更能彰顯母性的光輝與偉大。賽珍珠作品《母親》之所以取得文學上的成功,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主要原因是打破了中國傳統(tǒng)思維意識里對母親形象的界定。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在新文化運動的推動下,更多的人開始意識到母親獨立的人的形象,開始關(guān)注其本能的原始的生命力與情愛欲望,因此母親不再是完全道德化的模范典型,母親形象才開始真正脫下神圣的外衣,讓自己的人性與欲望得到充分的暴露,將自身生存狀態(tài)中的陰暗面進行了話語的表達與傾訴。賽珍珠的《母親》無疑為僵化的舊中國女性刻畫打開了一個缺口。賽珍珠在著力塑造母親這一人物形象時也不惜筆墨對母親的母性溫柔光輝進行了描摹與抒寫。這位反傳統(tǒng)的獨立的母親也依然帶有溫柔溫馨的母性光輝。首先她有著深刻的護犢情懷,即使社會與命運對她百般折磨,但是消磨不掉她對孩子對后代深沉真摯的愛。當她初為人母之時,她都不能忍受嬌嫩的孩子發(fā)出一絲絲的啼哭,為孩子的啼哭而擔心擔憂,一旦孩子開始啼哭,她便會丟開一切工作,去給孩子喂奶,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呵護。其次母親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沒有絲毫的重男輕女。這也是母性溫情光輝的折射。在舊中國,重男輕女思想嚴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女性對男性的依附心理。但是賽珍珠筆下的母親對孩子的愛是公平而無私的。她對所有的孩子都一視同仁。當不滿三歲的小女兒患了眼病,焦急的母親希望自己的丈夫進城賣完稻桿時能夠給小女兒帶些眼藥來,當女兒眼病被耽誤最后雙目失明時,她不停地責備自己而很少意識到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源。當看到大兒媳婦故意欺負瞎眼姑娘時,她心理像被針扎一樣痛苦。最后小女兒被迫出嫁,母親極力反對,擔心女兒日后的生活,擔心女兒離開自己的庇佑后會遭遇不幸,當最后女兒慘死的噩耗傳來,當她目睹女兒的遺容時,她最終無所顧忌地放聲大哭將她對孩子的愛推向高潮。最后她的母性光輝還表現(xiàn)在她對雞鴨豬等牲畜家禽的關(guān)照中。母親的愛已經(jīng)超越了人與人的界限,在人與畜之間得以深刻體現(xiàn)。當牲畜在夜里打鬧,她會平靜地對他們說,“請安靜些吧,天亮還早呢”,溫柔的語氣是母親對這些動物打鬧的容忍,也是對他們的哄勸。像對孩子一樣,充滿了母親的柔情。母親沒有姓名,也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跡,卻在身上集中體現(xiàn)出溫情的母性光輝。她的整個生命都在詮釋著母親的職責與母愛的深沉。對比同時期涉及母親形象的文學作品,無論是魯迅筆下哀怨的祥林嫂還是張愛玲筆下被金錢所束縛的七巧,我們都很難感受到《母親》作品中所傳遞出的母性溫情光輝。如果說祥林嫂的愛是因為過度驚嚇,那么七巧的愛則顯得過于畸形。只有賽珍珠的《母親》對人世間真實的母親形象進行了深刻的展示,對母親對孩子無條件的呵護進行了靈魂深處的解讀闡釋。

三、賽珍珠《母親》中女性的個體意識的關(guān)注與女性話語權(quán)的爭奪

舊中國是父權(quán)的社會,女性往往作為男性的附庸,在歷史舞臺的陰暗面扮演著被忽視的角色,上演著自己被欺凌的命運故事。作為男性的附庸,女性,尤其是母親與繁重的家務(wù)勞動、性奴隸、生育工具聯(lián)系在一起的。傳統(tǒng)文化話語體系中雖然給予母親極高的價值定位,但是那只是神圣不可觸及的虛妄神話。并不是該時期女性真實地位與真實生存狀態(tài)的寫照,女性自我意識與主體意識被父權(quán)掩蓋,成為自我犧牲的祭品。賽珍珠在塑造母親形象時,從自身經(jīng)歷出發(fā),以自己的母親形象為原型進行了文學性的創(chuàng)造加工。賽珍珠的母親凱麗婚姻上情感枯竭,生活中顛沛流離,這些都極大地刺激了賽珍珠敏感的神經(jīng),成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原始素材。賽珍珠早年就讀于美國弗吉尼亞梅康女子學院,受美國女權(quán)運動影響深刻,自覺地將女權(quán)意識融匯到文學創(chuàng)作中,加上中年與丈夫布克的婚姻破裂都促使賽珍珠創(chuàng)造母親這一女性形象時帶有自身的影子,作為女權(quán)意識覺醒的女人,她不甘心在生活的打擊與命運的安排中喪失女性的自尊。于是母親形象作為女性又是覺醒的,帶有個人主體意識,實現(xiàn)了舊中國女性話語權(quán)的爭奪。

文章不止一次地暗示母親在家庭中的女性話語權(quán)?!赌赣H》這部小說是對男性家庭支配地位的破解與消除,是對父權(quán)社會中二元對立結(jié)構(gòu)的打破,開始重新獲取女性的發(fā)言權(quán),女性的家庭地位,尋求女性解放的突破口。作為女性,母親不再沉默,不再居于邊緣地位,母親作為獨立的女性開始走向歷史舞臺的中央。文中寫到當母親在田間勞動給孩子喂奶時遭到男人的指責:“你就干這個?把所有的事留給我嗎?這不過是你的第一個孩子!”如果按照中國舊社會傳統(tǒng)話語權(quán)的設(shè)定,那么此時的母親則是默不作聲,順從丈夫的指責,而這位母親則很兇地將丈夫的話頂了回去,她向男人叫道:“難道我不該稍微補償一下我的痛苦嗎?你在干活的時候,難道有像我一樣挺著幾個月的大肚子?”母親不甘示弱,母親將自己的磨難進行了一股腦的傾訴,這何嘗不是女性地位的覺醒,母親開始意識到這個社會對女性的不公,對女性的苛刻,因此她要據(jù)理力爭,奪回本該屬于自己的平等話語權(quán)。母親女性意識的覺醒還表現(xiàn)為她對情欲的渴望與歡愛的表達。在男人還沒有離去時,她內(nèi)心里那克制不住的情欲,激動起來會像暴風雨一般,會把所有無名的怨氣和愛意盡情地向男人發(fā)泄。在舊中國當女性有情欲表達意識時往往被認為是奸淫的代表,就像《水滸傳》中潘金蓮追求情欲時被世人所詬病,即使是后來的觀眾也不能消除對潘金蓮淫蕩形象的譴責,但是卻忽視了潘金蓮這位年輕女性對愛情的幻想的合理性,并不認可她是情欲解放的代表。男歡女愛其實只是正常的情欲表達,當男性主宰則被認為雄性與力量的象征,而在女性卻成了齷齪的代名詞,這其實就是兩性話語權(quán)不公的體現(xiàn)。當丈夫離開后,母親對地主管事流露出的渴望其實是合情合理的,管事歡笑的面孔與灰色長衫自然傾瀉出的美妙力量,仿佛像火焰的舌頭舔舐著她焦渴的內(nèi)心,她的情欲表達體現(xiàn)得是那么真切。她感覺到全身散發(fā)出對情欲的渴望,她連做夢都想不到像現(xiàn)在這樣需要。當肉體的渴望在與靈魂理性的抗爭中占據(jù)上風,她在一個烏云翻滾的午后實現(xiàn)了心中對歡愛的渴望表達。賽珍珠通過潛意識下母親女性心理結(jié)構(gòu)的剖析,借助細節(jié)與場景的渲染讓母親的情欲表達展現(xiàn)得恰如其分,從而完成了小說對女性角色潛意識心理的真實折射。同時期的作家張愛玲仿佛也意識到女性話語權(quán)的爭奪問題,因此在《金鎖記》中她將女性的情欲渴望意識進行了淋漓盡致地描繪,但是對比賽珍珠的女性話語權(quán)表達,前者顯得過于強烈,甚至成為畸形。張愛玲說,自我犧牲的母愛是美德,可是這種美德是我們獸祖先遺傳下來的,是不能引以為傲的。這無疑是對賽珍珠女性話語權(quán)爭奪最合理的解釋。

結(jié)束語:作為母性與女性的雙重折射文學作品,其在世界文學殿堂中具有非同尋常的歷史意義。本文選取母性與女性兩個角度進行解讀,力求還原一個真實生動的母親形象,也在文本闡述中對賽珍珠卓越的文學貢獻致敬。

網(wǎng)絡(luò)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guān)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guān)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