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級日語聽力教學
一、 初級日語聽力教學的被動局面。
1、 教材不合理。
語言材料的選擇對聽力教學的進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聽力教材獨立于綜合日語教材之外是普遍現象,其內容與綜合日語不同步是顯而易見的。現在許多高校使用的綜合日語教材里出現的詞匯、語法量非常大,掌握起來很吃力。聽力教程作為綜合日語課程的輔助課程,其全新的詞匯語法不僅無法鞏固學習者在綜合日語課程里的所學內容,聽力課程本身都很難進行。學生疲于應付上課,效果不佳。
2、 練習時間不足。
首先聽力課時不足。日語專業(yè)的聽力教學課時設置基本是每周2-4節(jié)。初級階段的學習者語言水平有限,授課所用語言基本都是漢語。在有限的90-180分鐘時間內,要進行一定量的全新內容,施教方和受教方都感到力不從心,聽力訓練流于形式,課堂效率低下。
其次課堂之外的聽力練習時間較少。初級階段的學習者,語言基礎基本為零,這一階段的學習者首要任務是想方設法去積累詞匯,掌握語法。這個過程往往還需要反復進行,也就是說在記憶詞匯語法上要花費大量的課外時間。學習者容易將聽力練習寄托在有限的聽力課堂上,課堂以外主動投入練習時間不多。
3、 教學方法陳舊。
施教方為了在有限的時間里把既定的一定量的內容教授給學習者,他們往往扮演了語音設備操作者的角色。播放錄音之前解釋聽力材料中即將出現的新單詞,然后根據教材里的內容設置分段播放,主要目的是為了完成教材里的設定要求。無論是施教方還是受教方,好像都是為了完成聽力課的課程目標而上課。這種教學模式實際上沒有教授給學習者聽力技能,而只是在測試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
此外課前禁止學習者閱讀課堂中使用的聽力材料,這種做法也不合理。對于初級階段的學習者來說,由于所掌握的語言知識有限,在有限的時間里聽懂材料內容并接受提問,會使他們上課情緒很緊張,這種緊張情緒又反過來影響他們的聽力效果。如此一來,課堂教學進度緩慢,正常教學進程都難以保證。長此以往,聽力教學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的漩渦,甚至有學習者談“聽力課”色變。
二、 造成初級日語聽力教學被動局面的原因分析。
1、 施教方因素。
首先施教方本身對聽力教學沒有正確認識。說起聽力課程,許多人想到的是“輕松”,只要會操作播音設備就行。尤其是在初級學習階段,無論是施教方還是受教方,關注的都是掌握了多少詞匯和語法,因為在日常的學習生活當中,實際操縱語言的機會很少,而讀寫是隨時隨地都可以被檢查的。這嚴重影響著施教者對聽力教學的積極主動性。
其次施教者對自己的角色沒有準確定位。聽力課堂上,施教者履行的更像是聽力測試員的義務。播放錄音,然后根據聽力材料提出一連串的問題,不管這些問題重要與否,科學與否,有無意義,反正答案就分布在聽力材料的各個段落里。這種訓練,實際上是在考察學習者的記憶能力,而不是聽力理解能力。長期使用這種方法,學生會感到聽力課程枯燥乏味,不僅沒有效果,而且損害了學習者練習聽力的積極主動性。
2、 受教方自身因素。
對于初級階段的學習者來說,影響其聽力理解效果的第一個自身原因是心理因素。受過去學習英語的陋習影響,學習者對聽力教學有著根深蒂固的排斥感。有的在聽錄音時精神高度緊張,以致大腦一片空白。還有的在聽的過程中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語言詞匯時就容易精力分散,導致對語言信息的接收出現斷層。甚至還有一旦沒聽懂材料中的某段內容便放棄了后面所有內容的現象。
其次,受教方缺乏良好的聽力習慣。日語聽力練習需要手、耳、腦并用。但是大多數學習者只習慣用耳朵聽,卻忽視了適當地用手做筆記,一遇到語言障礙,大腦就一片空白,不能很好地協調使用這些器官來幫助聽取語言材料。
三、 改善初級日語聽力教學被動局面的方案。
1、 夯實語言基礎。
語言基礎包括語音基礎、詞匯基礎、語法基礎等。其中語音基礎直接影響到聽力水平的高低。對于初級階段的學習者來說,首先要夯實語音基礎,這也是聽力練習的基礎。日語的發(fā)音有長短音、請濁音、促音與非促音,送氣音與非送氣音;日語的聲調也不同于漢語。細微的差別就會導致單詞的意思會有很大的不同。日語語言的以上特點,決定了初級階段的學習者需要大量的反復的練習,充分掌握日語發(fā)音方法、發(fā)音特點以及日語聲調的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才能根據單詞的發(fā)音規(guī)則正確反應出所聽到的日語單詞。語音語調部分是聽力的最基礎的階段,只有打好這一基礎,才能保證日后聽力水平的提高。
2、 采用自編教材。
教材的選擇要以學生的語言水平為依據。教材內容過于簡單,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過于復雜,學習者感受到的壓力大,學習效果不明顯,久而久之,就會失去繼續(xù)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所以聽力材料的選擇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從易到難,逐步過渡,讓學生的聽力水平在不知不覺中獲得鍛煉和提高。初級階段的聽力教學,施教方可以從綜合日語教材中選取難易適度、內容有趣的內容作為語言材料,并且有意識地把學習的重難點內容巧妙地編排進去。熟悉又陌生的教材既有助于提高學習者對聽力的興趣,又強化了綜合日語教材中出現的詞匯句子結構和語法表現形式等內容。
3、 改變教學觀念。
首先大力提倡預聽。心理學講:當人的情緒處于緊張或厭煩狀態(tài)時,容易產生對抗心理。所以幫助學習者做好聽力的心理準備非常重要。預聽的好處之一就是幫助學習者做好心理準備。預聽的內容要相對容易,和正式的聽力材料相似或相關,預聽過程中與學習者輕松互動,使其自然而然地進入練習聽力的狀態(tài)。
其次施教者要引導和幫助學習者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啟蒙階段的學習者對日語語言還不熟悉,掌握的單詞量有限,基本上很難聽懂任何東西。這個階段要鼓勵學習者多聽多說,糾正其語音語調的錯誤,可以提高學習者的辨音能力。有了扎實的語音基礎,學習者可以開始無限的模仿學習。內容可以是教材,也可以是NHK新聞廣播,或者其它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網絡有聲資料。通過大量的“熏聽”來建立對日語“聽感”,并在此基礎上,爭取模仿跟讀這些聽力材料,達到以“聽”促“說”,以“說”帶“聽”的效果??傊?,在初級聽力教學中,施教者要引導學習者學會自主學習,從而彌補傳統(tǒng)課堂聽說訓練的不足,為高級階段的自主聽力訓練奠定基礎。
4、 擴充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教學。
傳統(tǒng)的聽力教學是施教者在語音教室里播放聽力材料給學習者聽,并對所聽內容進行講解,從而達到訓練的效果。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現代的聽力教學不再局限于施教者蒼白無力的講解,它可以利用有圖像的聲音片段,讓學習者更加形象、直觀地理解語言材料。多媒體教學課件的推廣運用,可以使課堂教學充滿生動性、趣味性和變化性,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感知、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同時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為學習者搭建網絡學習的平臺,建立自主網絡學習教室。學習者通過瀏覽日文網站可以閱讀和發(fā)表日語文章,或者在線收聽日語新聞,甚至在線日語會話,這些都有助于提高聽力?,F代化的多媒體和網絡教學環(huán)境便于學習者豐富課外學習,能大大提高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興趣。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12-baidu.cn/w/wy/63.html
欄目分類
- 別被這個老掉牙的報紙理論版投稿郵箱誤導了!最新核實91個報紙理論版投稿郵箱通道,一次集齊
- 喜報!《中國博物館》入選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錄2025-2026版)!新入選!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