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心理學的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
摘要:實驗心理學的實驗教學是實驗心理學課程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心理學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一個重要窗口,同時也是令老師和學生難以駕馭的教學和學習內容之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實驗心理學的實驗教學打開了新的思路:以學生為中心,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進行發(fā)現(xiàn)學習,對所學知識的意義進行主動構建。
關鍵詞:建構主義;實驗心理學; 實驗教學;教學改革;合作學習
1 引言
實驗心理學是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研究人類的思維和行動的。實驗心理學主要分為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兩部分,其中實驗教學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思維方式、良好的科研品質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1世紀以來,實驗心理學的理論內容和實驗方法都隨著學科自身的完善以及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越趨復雜化和精細化;另一方面,一些輔助心理學研究的實驗軟件也日新月異,對師生雙方的實驗教學都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2實驗心理學的實驗教學困境
從宏觀的角度看,實驗心理學的實驗教學或多或少存在行為主義的痕跡,主要表現(xiàn)在:
(1)重教師安排,輕學生變動。課程和實驗目標按相關課程專家或教師設定固定的時間表,學生基本沒有參與改動的權利,只能按規(guī)定的時間做既定的實驗,學生只能作為課程的“接受者”和不是“輸入者”,其想像力與創(chuàng)造力難以發(fā)揮;
(2)重教師示范,輕學生知識構建。輕師生雙方的“教”和“學”受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限制,特別是一些經典的實驗,擺脫不了“教師操作——學生演練——教師點評”這一模式,強調教師對“教”的直接指示,學生只能按部就班,以教師操作為藍本完成實驗,個體構建知識的空間非常??;
(3)重宏觀行為,輕微觀體驗。教師注重面對學生整個群體進行宏觀教學,對缺乏個別學生的微觀指導;師生雙方在這一模式中重視行為過程,而非師生雙方的個人體驗;
(4)重課程本身,輕學生自身發(fā)展。教師教學目標局限于實驗心理學課程本身,沒有延伸至學生的生涯縱向發(fā)展,例如在實驗過程中團隊合作、時間管理以及應對挫折等涉及學生職業(yè)生涯的核心能力;
(5)重結果,輕過程。教師對學生的實驗的課堂評價主要為實驗內容的認知掌握這一結果,面對同一實驗目標,希望得到同一個標準答案的反饋,而不是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知識構建進行反思[1];
3.實驗心理學的實驗教學改革
(1)教學目標的改革
建構主義的知識觀認為:學習的最終目標就是學習者在教師和環(huán)境的共同作用下,激活原有知識結構,學生以原有知識機構為生長點,探索最佳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最終構建新的知識經驗。結合實驗心理學的特點,其教學目標應該按以下幾點努力進行轉變:
第一,以學生的知識“最近發(fā)展區(qū)”為目標準備。教師結合學生知識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激發(fā)學生對相關學科知識的回憶和應用。例如,學生在結構“實驗心理學”課程前,應當接受了普通心理學、人體解剖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測量、統(tǒng)計學以及SPSS軟件應用等多門學科的知識。
第二,以學生的“自我體驗”為過程目標。建構主義強調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與首創(chuàng)性,教師引導學生“內化”相同的知識內容后,通過個人的自我體驗理解,“外化”為不同的知識應用?!皩嶒炐睦韺W”不僅僅是要學生掌握實驗設計的理論, 更重要的是要學生掌握實驗設計實施的技能,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獨立從事實驗研究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三,以學生的“自我發(fā)展”為最終目標。建構主義強調學生既是學習的主體,也是發(fā)展中的人;既是具有獨特性的個體,也是生活中的人。實驗心理學教師應以培養(yǎng)貫穿學生職業(yè)生涯的通用能力為目標,特別是適用于心理學研究和應用的能力,例如團隊合作能力、時間管理能力、組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等。
(2)教學方法的改革
建構主義的教學方法經過多年的理論與實踐的完善,在實際操作上運用比較常見的有:支架式教學、拋錨式教學以及隨機進入式教學,這三者都離不開“情境”、“協(xié)作”“對話”與“意義建構”四大要素。
第一,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可建構情境。在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下,教師設計教學方案時,不僅要考慮教學目標分析,還要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建構意義的情境,并且把情境創(chuàng)設看作是教學設計中的首要問題。
第二,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協(xié)作學習。建構主義認為,協(xié)作是人與環(huán)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實現(xiàn)的。在建構主義的實驗課堂上,協(xié)作主要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有學生因為看過“金融專業(yè)的富豪更為吝嗇”的文獻,希望做一些關于“其他專業(yè)的富豪是否更為吝嗇”的可行性實驗。因為這個選題是學生自己感興趣的,自主創(chuàng)造的,在學習實驗心理學的過程中,學生團隊都圍繞著解決這一選題的疑難進行主動性學習,并在學習自變量和應變量、實驗設計和實驗控制等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協(xié)商分配各自的工作。
第三,重視“對話”在實驗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建構主義認為, 知識不是永恒的、一成不變的。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問題的認識不一定是一樣的, 有時甚至差別很大。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經常讓學生互相交換看法,通過相互交流、質疑、辯論, 使不同觀點逐步趨同, 從而形成共識。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逐步體驗,通過“異化——同化——順應”的認知過程,構建“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認知發(fā)展過程。教師也在這個過程中,啟發(fā)和誘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 糾正錯誤, 補充不足, 逐步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質疑的良好習慣。
第四,重視引導學生在新舊知識體系間構建新的意義。建構主義認識論認為,每個人的知識建構各有差異。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輸入、存儲和提取的過程,更不是知識的簡單積累。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教師無法通過教學直接把知識灌輸給學習。學習對建構主義的教學過程而言,是獲得知識和經驗的過程。師生在特定創(chuàng)設的情境下,進行協(xié)作與對話,在傾聽別人的觀點和陳述自己的觀點的同時,不斷審視自己的理論和知識結構,并把別人可取的理論和知識結構納入到自己的理論和知識結構中,在新舊知識之間構建新的意義。
(3)教學評價的改革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者的高級思維技能、問題解決技能、反思技能和自我控制的學習,強調學習者的自我構建。傳統(tǒng)的評價已經不能達到以上目標,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探索和發(fā)展建構主義評價的方式和標準。結合實驗心理學的特點,建構主義視野下的實驗心理學的實驗教學應該往以下幾點進行改革:
第一,建立建構主義實驗心理學的實驗教學評價量表。事實上,無論是國內外關于建構主義的教學評價量表已經不斷有人進行探索和實驗,涉及到實驗心理學的實驗教學的相關量表至今還沒有。筆者認為相關的量表可以按步驟進行分類:在發(fā)現(xiàn)階段,教師能否指導學生活動,提出課堂計劃中與概念相關的問題和假設;在概念介紹階段,教師能否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和假設,為學生理解潛在的概念構建橋梁,并幫助學生形成自己設計的實驗;在概念應用階段,學生能否應用教學課堂中學到的概念解決不同情境和不同變量中的新問題;在學習協(xié)作階段,學生能否投入結構性的學習活動之中,實現(xiàn)動手的互控性的學習活動;在學習對話階段,學生能否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思想,并展現(xiàn)他對課堂計劃中先前構建的問題和假設的解答,并有創(chuàng)造性地、有意義地向他人呈現(xiàn)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在學生反思階段,學生能否用多種形式反思和評價自己的態(tài)度、技能、知識和想象能力等方面的進步和發(fā)展;
第二,重視對教師教學的評價。傳統(tǒng)的實驗心理學教學強調對學生表現(xiàn)的評價。事實上,建構主義的教學觀認為,教師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個體,是學生建構知識的積極幫助者和引導者。2001 年,富蘭(Fullan)指出課程實施至少包括三個層面的改變:課程材料的變化、教學實踐的變化、教師對課程與學習的信念的變化。其中只有教師的課堂教學及教師的信念發(fā)生變化,原有的信念與實踐被質疑、被挑戰(zhàn)或被替代,才能產生真正的變革。[2]教師應轉變觀念,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成為“催生理解的接生婆”。對教師的評價很難進行定量乃至定性,但我們仍然可以結合建構主義的四大因素“情境、協(xié)作、對話和意義建構”來衡量教師是否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和價值觀建構。
第三,網(wǎng)絡化電子檔案袋教學評價系統(tǒng)。一直以來,實驗心理學的課堂都是“學生表現(xiàn)——教師反應”的模式。通過引進WEB等網(wǎng)絡技術手段,通過檔案袋評價技術,學生的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的成長和發(fā)展,都可以通過課堂和作業(yè)進行反思和檢查,師生可以通過學生自評、小組評價以及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實現(xiàn)多元化評價,并且通過電子檔案袋教學評價系統(tǒng),學生可以反思自己的表現(xiàn)、與同學之間的差距,以及課堂內外學生的個人體會,把評價從總結性評化為過程性,從靜態(tài)化轉化為動態(tài)化。
參考文獻
[1] Pratibha Subhashchandra Patankar.Teacher Education:Need of Paradigm shift from Behaviorism to Constructivism[J]. Indian Streams Reserach Journal, 2011(12):1-3.
[2] 丁銳,張爽,馬云鵬.建構主義課堂環(huán)境研究———課程評價與課堂教學改進的有效工具[J].外國教育研究,2013(8): 98.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