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中學物理課程教學與實踐調(diào)研——物理論文

作者:梅莉倩來源:日期:2015-03-21人氣:1128

一、教學現(xiàn)狀

一次上課,意外地得知合心鎮(zhèn)的孩子在五年級的時候要經(jīng)歷一年時間的純語數(shù)英學習,沒有其他科目,如此策略可見一斑。待到預備班、初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愈發(fā)降低,課堂氛圍愈發(fā)沉悶。雖然老師們平時也會注重思維的提升,但學生上課集中不了注意力,無法很好地經(jīng)歷這一過程,最后,為了提高成績,老師又只得在后續(xù)教學中利用練習強化,產(chǎn)生惡性循環(huán),造成機械式學習。

另一方面,很多老師喜歡讓學生記錄不少甚至是大量的課堂筆記;還喜歡個別提問以此作為活躍課堂氣氛的手段之一。表面上緊湊的課堂,卻暗藏著低效[1]。

于是,漸漸地,學生的兩極分化日益增強,成績好的同學雖然能成績越來越好,但動腦的習慣卻沒能被鍛煉出來,取而代之的是機械式學習;成績落后的同學更是難以集中注意力,更不用說認真地好好學習了。甚至有時候個別人控制不好自己在上課的時間說話都可以成為一個問題,繼而還會影響身邊的同學。

為了彌補這一問題,老師便要開始狠抓學生,或是用教育、批評乃至動手的手段,或是留放直到教學任務達到目標才放學生回家。

二、物理教學現(xiàn)狀

老師抱怨學生笨,學生訴苦聽不懂。日久積累的教學習慣,使得初二的學生一下難以適應必須動腦學習的物理課程,而老師,也簡單的認為初二的物理是簡單的,隨便怎么教都行。于是如同其他科目一般給學生做筆記、強調(diào)記憶教學。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一年時間,沒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思維習慣,也便無法使學生適應物理學科。于是,到了初三,當遇到一個又一個可以利用知識遷移來掌握的新知識時,學生們只能利用記憶,甚至需要死記硬背,待到需要靈活運用解題的時候便成了難題;而老師的教學工作,也變得日益辛苦。

三、現(xiàn)狀分析及對應解決辦法的建議

3.1 教材的部分內(nèi)容枯燥,學生無法激發(fā)興趣。

在這個好動的年紀,特別是對于男生而言,一旦有好玩的現(xiàn)象就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但當需要從現(xiàn)象分析事物的本身規(guī)律的時候,便開始懶怠地漸漸停止思考,哪怕一開始借助有趣現(xiàn)象激發(fā)出的興趣沒有一下消失,也會漸漸消退。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他們對游戲的熱情。在平日休息的時間,往往可以看到他們樂此不疲地研究著游戲如何升級、裝備怎樣,卻鮮見幾個男生在討論著習題的思路;而相對成熟的女生,卻太過習慣了文科的學習,而沒有掌握動腦的方法、沒有養(yǎng)成動腦的習慣,或是無奈于物理的抽象,或是索性渾渾噩噩地學習。另一方面,即使有時候安排實驗課,男生也無法安定地通過實驗來探究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zhì)原理,而是隨意說話不聽引導,結(jié)果又是事倍功半。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沒有理由懷疑教材的編排,因為這確實是一些常識性、基礎(chǔ)性內(nèi)容。九年制義務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掃盲,物理的教學也不僅僅是為了學習物理,而是要讓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具有民族精神和國際視野、民主與法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chǔ)知識、基本技能和學習策略;具有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具有基本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具有健康的個性和良好的身心素質(zhì),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2]。簡單的一段話要用漫長的十二年分階段地實現(xiàn),并依賴于多個科目,由哲學發(fā)展而來的物理學科更不能有絲毫松懈。

物理是一門與生活緊密結(jié)合的學科,即使學生的各方面積極性逐年降低,也要努力用盡手段重新激發(fā)他們對新領(lǐng)域探索的興趣和恒心。

對于應用性較強的物理學科,創(chuàng)境與設疑是較為容易的,結(jié)合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搭建好一階階合適階梯,既能保持他們的興趣,又能引領(lǐng)他們接近物質(zhì)規(guī)律的本質(zhì)。

3.2 老師職業(yè)倦怠,缺乏教學熱情

不少老師從事教師行業(yè)并不是抱著遠大理想而來的,或許,從一開始就缺乏熱情,特別是對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教師而言,當年的他們,能確保一份安穩(wěn)踏實的工作就是人生目標了。而受他們的影響,不少80后、90后也是懵懵懂懂地選擇了師范,踏上了教師崗位。與成功教師的職業(yè)生涯目標相對比,他們的教學熱情遠不能及。即使在近幾年,學校乃至教育局開展了不少培訓課程,卻都難以激發(fā)他們的教學熱情。加之周遭的同事們紛紛抱怨的學生的各方面問題,也便開始懶散度日,等退休的等退休,年輕的想跳槽。對于教學的方法研究,也便少了很多心力少了不少動力。

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只能說:靠新鮮血液影響老教師們的熱情。所以,現(xiàn)在的師范生選擇,應當更為謹慎,決不能漏消極之魚入教師行業(yè)。他可以學歷不高,但必須態(tài)度積極、做事認真努力敢于挑戰(zhàn),而不是把師范作為一個保守的選擇、看中了教師待遇把它當作一個鐵飯碗才選擇做老師,他可以不聰明,但必須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決心,可以不受消極情緒的影響而堅守新課標精神。這是一個開始,只有良好的開端才能引領(lǐng)更輝煌的未來。中國教育需要改革,教學方法需要推陳出新,教師同樣要有朝氣有活力,特別是師范生,而不能輕易被社會現(xiàn)實打垮。

而對基層學校本身而言,應充分考察應聘者的工作態(tài)度乃至生活態(tài)度,絕不能簡單的只看個學歷就通過錄用。

3.3 依舊有熱情的老師卻無法理解學生的痛苦,只是責怪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不努力不用心

然而,還有這樣一群中青年教師,他們在生活工作中充滿活力,他們的課堂充滿激情,在學生中也好評如潮,但他們也喜歡訴說著學生的種種不是。這樣的老師,或許可以教出不錯的成績,卻很難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甚至會毀了個別學生。但他們已成型,要改變很難,而且,畢竟還是能教出成績的,也算是功過參半了。只能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這部分老師,特別是對他們產(chǎn)生偏見的學生。不因為他們而產(chǎn)生什么不良情緒甚至影響終身。

在這個老師仍顯不足的社會,不可能有多少完美的老師,只能大家相互理解,完成這段成長的時光,使之變得盡可能充實有意義。這時,就需要心理老師的出場了:敏感地發(fā)現(xiàn)心理產(chǎn)生細微偏差的學生,用正確的方式開導他,甚至可以尋找恰當?shù)臅r機嘗試改變這部分老師過份強勢的姿態(tài)、性格、習慣,使學校的教學活動變得更溫馨和諧。

四、教學實踐反思

在近一年半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雖然我很有幸地能夠理解現(xiàn)在學生的各種心理,也沒有職業(yè)倦怠,卻因為缺乏興趣而無法很好地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興趣以很好地達成教學任務。

4.1 物理教學中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

雖然在教學關(guān)系上我可以對學生施以引導與幫助,但由于無法很好地創(chuàng)境與設疑,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我不能很好地刺激學生與問題對話,無法強化學生對問題的觀察、思維、記憶……久而久之,學生就開始覺得我上課沒激情,連我自己都覺得自己的物理課無聊不想上。于是,對于疑問,學生也就沒有了對問題探索求知的欲望與熱情了。

雖然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很關(guān)注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也做到了分層與異步,但在動態(tài)生成上很難做好促進與應對,往往對一個問題束手無策。雖然我很關(guān)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但平日的課堂講述不夠生動、提問缺乏技巧性,無法引導學生產(chǎn)生質(zhì)疑,也不能很好地創(chuàng)設情境。雖然能傾聽學生的心聲,卻無法改變現(xiàn)狀。

平時也很少有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雖然會經(jīng)常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但改進措施卻總也找不到,對課堂的調(diào)控能力也是很差。雖然我很注重課堂的反饋信息,也經(jīng)??梢詫⑿畔⒚舾械亟邮埽袛嘁策€算準確,但處理就顯得軟弱無力,對后續(xù)需要落實的目標教學顯得手足無措。雖然我也經(jīng)常強調(diào)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自我反饋”,但沒能做好“同步反饋”,以至于學生在學習上依舊有些茫然。在課堂中,當學生精神不佳的時候我只會也變得不佳而不能振作他們的精神;當學生過渡興奮的時候我只能用相對耗時的方法使他們歸于平靜;在學生茫無頭緒的時候,我雖然很想給他們指明方向,但似乎收效甚微;在學生沒有信心的時候,我只會自己也變得沒有信心,卻不能調(diào)動起他們的積極性;當學生有差錯時,我似乎不能讓學生真正明白他們的問題所在,有時或許個別同學明白了,也改變不了原來的問題。

雖然我可以在內(nèi)心深處尊重與贊賞每一位學生,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會受學生的影響而說出一些缺乏尊重的話語,不能做到時時刻刻恰當?shù)刭澷p應該被贊賞的學生。

4.2 反思中遇到的問題

一段時間的物理教學實踐,雖然沒有讓我對物理課程的編排產(chǎn)生任何懷疑,但是卻讓我越發(fā)懷疑自己是否適合成為一名老師、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吸取自身學生時代的缺陷,結(jié)合自己的各方面經(jīng)驗,我認為自己的教學過程是相當符合課改精神的,既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促使一部分學生加入教學過程中,又有效地縮小了班級同學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

然而,不清的思路卻如同一條溝壑般橫在了我發(fā)展前進的道路上。即使有優(yōu)秀教學設計作參考、即使教材安排得再如何與學生貼切,每當設計教學的時候我便顯得格外手足無措,結(jié)果導致了優(yōu)秀學生在我的新科上都無法很好地接受新知識。

于是,我開始退而求其次,想著成績能教好就好,卻發(fā)現(xiàn),在興趣未能被很好激發(fā)的情況下要達成這個目的是事倍功半的。

于是不停地反思,不停地思考,似乎把問題都看透了,卻始終想不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為,我,就是最大的問題。正是因為這樣,我才更深刻地感受到一名師范生的選擇是有多么的重要。一個從小厭學的人,如何能為人師?面對以上的個個問題,我都可以想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卻唯獨不知道如何激發(fā)自己的教學熱情。無法傳遞給學生積極的正面情緒,還會被學生的消極情緒所影響。不停地質(zhì)疑自己、懷疑自己,卻找不到解決的辦法。這就是我——一個初出茅廬的鄉(xiāng)村教師。我茫然不知所措,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著自己僅有的一顆良心,不將自己的過錯掩埋而把問題都怪罪到學生的身上。

4.3 對于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原因的分析

我是在老一輩教育者手中培養(yǎng)出來、在老一套教學環(huán)境中成長出來的人,雖然有自己的想法,卻不知如何改變現(xiàn)狀。我能做到的,就是不泯滅孩子的天性、引導他們做一個即使成績不好也能品德合格的公民哪怕成績好也要品德好的人、以自己的切身經(jīng)歷為反面教材來使他們引以為戒。但這樣的效果似乎謹小慎微——一個物理老師不能把物理教好,是最大的軟肋。我迷茫、我徘徊、我惆悵、我糾結(jié)。在過去的一年中,曾經(jīng)煎熬過,后來放棄過,現(xiàn)在已經(jīng)如同一具行尸走肉。

缺乏動力,因為沒有人可以理解;缺乏能力,因為沒有動力也不知道方法。我想滿足每一位學生的需求,可是我發(fā)現(xiàn),這很難,甚至到最后,大部分學生的要求我都滿足不了,因為我不能保持物理學科的新鮮感。我無力維持它的鮮活度,因為我做不到讓學生在新課上就能一聽就懂,當理論聯(lián)系到實踐的時候,似乎有一個很大的屏障在阻礙著我。然而面對考試,我終于還是需要學生一遍兩遍三遍地通過習題來鞏固所講的知識,不能怪他們因此而逐漸喪失了對物理的熱情。

雖然我總是說,在做每一道題目的時候都是可以回憶一下引入相關(guān)知識點的全過程的,可是他們從一開始就沒能全盤接收,又如何來回憶呢?終究還是又那么一部分學生、那么一部分知識點,需要他們來記憶,于是,循環(huán)開始慢慢惡性起來。

4.4 解決辦法

一直在離開與堅持的選擇中掙扎著,錯誤的開始導致的后果好嚴重。我不知道應該何去何從,因為每個人對我的要求都不同,而我卻還無法跟從內(nèi)心的選擇。

雖然在第一年的實習期,我甚至還參加了崇明縣教育局組織的新教師規(guī)范化培訓,但因為個人因素,對于正在教初二物理的我而言,聽初三物理的課是沒有多大作用的,理論的東西聽了三年又看了一年了,跟的師父反而還是用老教法進行教學的。

曾經(jīng)想過趁著剛開始,還沒有造成任何影響的時候及早離開,卻因為各種原因再一次回到講臺。希望自己能夠再一次努力嘗試尋找到解決的辦法,卻在第二年重蹈覆轍。內(nèi)心的彷徨與掙扎已經(jīng)到了不知向誰訴說的地步。

我知道,我一定是從一開始就錯了,卻不知道彌補的辦法。也曾向各方面老師求助過,除了唯一一位老師的結(jié)論:我確實不適合做老師,得不到任何可以付諸實踐的答案。

理論都能看懂,卻不能將之與實踐結(jié)合起來,因為缺乏行動力,因為缺乏激情,因為缺乏感覺,于是,再找不到可行的解決辦法了。

五、總結(jié)

物理的教學需要各科的正確教學為基礎(chǔ),然而,在這個功利化的社會,學生、老師、家長,都因為各自的原因而只向分數(shù)看齊或是不得不只看分數(shù),久而久之遺留下來的問題,不能在一朝一夕改變,同時還給物理的教學帶來阻礙。

或許我是不適合做老師的,至少無法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物理老師,但至少,我不會放棄最基本的要求,即使眼前困難重重無人理解,只要我依舊在這張三尺講臺,即使我拖著一副殘缺的身體,也要貫徹物理的精神,而不只是為了分數(shù)拼命。如果可以改變幾個人乃至一批人的想法是最好的,哪怕只是成功改變了一個人的觀念,我也滿足了。

參考文獻:

[1] 婁延果、鄭長龍:《對課堂教學“有效教學行為”的反思》2009年10月

[2]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上海市中學物理課程標準》(試行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

[3] 《課堂十種有效教學行為》(《上海教學研究》2008年第3期 )

[4] 陳曉端、馬建華:《試析新課程標準指導下有效教學行為的基本特征》(《教育科學研究》2006年第2期)

[5] 陳桂生:《變化中的“課程”概念》(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5月第23卷 第2期)

[6] 張建偉:《反思——改進教師教學行為的新思路》(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4期)

[7] 羅雅萍:《成功的課堂教學來自于教師的有效教學行為》(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8月第24卷 第4期)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guān)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guān)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