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精準扶貧的難點及對策研究
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是一項政治任務,黨中央明確提出,要在2020年實現我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而要實現我國貧困人口脫貧,需要多個環(huán)節(jié)共同配合,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是金融的支持。
1 金融精準扶貧概述
1.1 金融扶貧
金融扶貧是指金融機構在發(fā)揮信用中介職能的基礎上,利用金融產品對貧困對象進行扶持和幫助從而對農村貧困人口提供資金上的支持,解決農村貧困農戶因資金匱乏而缺乏內生發(fā)展動力的困境,以幫助其順利脫貧。具體來說,金融扶貧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貧困對象提供扶貧低息或者貼息貸款;二是對貧困地區(qū)提供信貸政策支持;三是與產業(yè)扶貧結合起來,對貧困地區(qū)的產業(yè)提供金融支持;四是利用“互聯(lián)網+”手段彌補貧困地區(qū)基礎設施不足的局面。
1.2 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是相對于以往的粗放扶貧而言的,它是指運用一定的科學的方法在對貧困戶精準識別的基礎上實現精準性管理的一種方法,而其最終的實現目標是實現對貧困的精準幫助和扶持,從而使國家的扶貧對象更加明確,扶貧目標更加清晰,扶貧效果更加精確。
1.3 金融精準扶貧
金融精準扶貧是金融扶貧和精準扶貧的結合,是指改變以往金融扶貧的粗放式管理,利用科學的方法和程序,對貧困戶進行精準識別、并在精準識別的基礎上對貧困戶進行科學的分類,制定考核辦法,實現金融資源與脫貧人口最有配置的一種動態(tài)管理方法。
金融精準扶貧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具有重大意義:一是金融精準扶貧可將“輸血式扶貧變?yōu)樵煅椒鲐殹?,形成政府和市場主導的、貧困戶積極配合的相互聯(lián)動機制,改變貧困戶的思想,從而幫助貧苦戶樹立意識,以主動脫貧改變以往的被動扶貧的局面;二是通過對貧困戶的資金支持,使貧苦戶樹立起自信意識,調動他們脫貧的主動性,并積極尋求與貧苦戶相匹配的產業(yè)脫貧項目,幫助貧困戶積極脫貧;三是可以建立貧困地區(qū)和貧困戶誠信體系,有助于精準扶貧目標的實現;四是 通過金融精準扶貧可以使農村和農業(yè)的發(fā)展與國家的扶貧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扶貧工作促進農村脫貧的同時,也推動農村和農業(yè)的發(fā)展。
2 實施金融精準扶貧的難點
2.1 精準扶貧對象難以確定
金融精準扶貧中要求扶貧對象精準,但如何精準識別扶貧對象是一個難題,首先,金融機構沒有制定金融精準扶貧對象的判定標準,所以在實際的金融扶貧中,如何精準的確定扶貧對象就變得沒有標準可以參考,這使得對金融扶貧對象的確定帶有很大的主觀性,沒有科學的判斷依據。再次,扶貧對象存在道德風險,部分扶貧對象為了獲得金融機構的貸款,會采取隱瞞或欺騙的方式獲取金融支持,使金融扶貧工作發(fā)生偏差。
2.2 金融扶貧風險較大
貧困地區(qū)人口首先存在的就是信用風險,主要因為貧困人口本身沒有穩(wěn)定的收入,且收入較低,所以償還貸款的能力非常低,這就加大了金融精準扶貧貸款償還的難度,就目前而言,貧困人口的扶貧貸款不良貸款率還是比較高的。其次,貧困人口大多數分布在貧困的山區(qū),自然資源條件有限,且主要生產以農業(yè)為主,一旦遇到自然災害,收入減少,這也加大了貧困人口的違約風險。
2.3 金融精準扶貧目標明確難
金融扶貧是一項長期的政治任務,帶有政策性性質,而每個貧困者致貧原因不盡相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因病致貧、因缺乏資金致貧、因缺技術致貧、因缺勞動力致貧、因學致貧和因病致貧,有些貧困戶的致貧原因還存在著多種因素并存的情況。因此,這就使得金融扶貧目標的確定就非常困難,目前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
2.4 金融精準扶貧資金退出時點難
金融精準扶貧資金帶有補貼性質,所以一旦扶貧對象脫貧后就不能享受扶貧資金的政策,這就需要處理脫貧而繼續(xù)享受扶貧資金扶持使有限的資金沒有用到更需要的扶貧的對象身上導致社會不公,所以如何確定扶貧對象的資金退出時點也存在一定的難度。
2.5 政策支持有待完善
商業(yè)銀行是我國的盈利性金融機構,而對金融扶貧的貸款資金則帶有補貼性質,這與商業(yè)銀行的經營目標是相違背的,所以政府政策的支持就顯得非常重要。這就需要政府對金融機構以更多的政策協(xié)調和支持,只有這樣,才能使金融精準扶貧的效率更高。
3 金融精準扶貧的對策
3.1 制定貧困人口識別標準,精準識別貧困對象
精準識別貧困對象是扶貧工作的基礎工作,也是金融機構提供精準扶貧資金支持的必備條件之一??梢栽诮M織專家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貧困人口識別標準,以便商業(yè)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為發(fā)放貸款的參考。具體來說,可以從扶貧對象目前的經濟狀況、扶貧對象主觀脫貧意愿、扶貧對象綜合能力稟賦三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同時在對貧困對象數據準確掌握的前提下,對已經建檔立卡的貧困對象的資料實行動態(tài)調整機制,以便盡可能保證扶貧對象資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通過對貧困戶信用評級建立扶貧貸款誠信標準、動態(tài)調整信用等級與授信額度并采取公示制度,這樣才能做到精準識別貧困戶。
3.2 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單獨考核金融扶貧貸款
為了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可以從加強信用文化培育和建立誠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兩個方面發(fā)力,加大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從而降低金融精準扶貧貸款的信用風險。在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同時要對金融扶貧貸款進行單獨考核,可以從剛性扶貧考核計劃任務、提高小微貸款的兩率比率、提高對扶貧貸款的風險容忍度等方面努力。與此同時,作為地方政府,也應該在對發(fā)放扶貧貸款的金融機構給予稅收政策上的支持,通過稅收減免等方式來減少金融機構發(fā)放扶貧貸款而帶來的損失。
3.3 用好大數據,實現金融精準扶貧目標
金融服務渠道不暢已經成為導致城鄉(xiāng)金融服務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這是因為金融扶貧服務不僅僅是簡單地發(fā)放扶貧貸款,不同的扶貧主體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是存在差異的,這就要求從供給端做好金融扶貧服務工作,尋求更多的金融扶貧渠道而避免以往單一的金融服務渠道。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為這一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可能,通過確定扶貧對象的實際金融需求,設計制定可行的金融扶貧方案,進而針對扶貧項目提供個性金融服務,提升金融扶貧服務的多樣性和有效性。
3.4 制定金融扶貧對象精準退出機制,及時收回金融扶貧資金
金融扶貧對象的退出對提供扶貧資金的金融機構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如何制定扶貧對象退出機制是一個難題,這就需要由政府部門牽頭,組成由金融機構等多部門參與的精確扶貧退出機制。同時一旦金融扶貧對象成功脫貧,發(fā)放扶貧貸款的商業(yè)銀行等金融機構應及時收回金融扶貧貸款,以減少金融風險和將更多的資金支持未脫貧對象。
3.5 多部門聯(lián)動,形成金融精準扶貧合力
首先,各部門應協(xié)同制定扶貧政策,并加強在政策方面的協(xié)調性和一致性,為多部門開展金融扶貧工作形成合力提供條件;其次,各部門應實行扶貧政策的信息共享制度,政府部門為金融機構提供扶貧對象的資料信息,使金融機構在發(fā)放扶貧貸款的時候更加具有針對性,提高準確性;最后,應采取一定的措施,制定優(yōu)惠的政策,使更多的市場主體參與到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中來,形成多部門參與、形成合力的金融精準扶貧局面。
3.6 運用新思維,創(chuàng)新金融精準扶貧模式
將新思維運用到金融扶貧工作中來推動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對于加大金融扶貧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可以發(fā)揮金融機構的特有優(yōu)勢,開展“金融+”,即將金融機構的相關金融政策與國家的扶貧相關政策、扶貧地點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探索諸如地方政府、發(fā)放扶貧貸款的金融機構和扶貧對象參與的扶貧模式、由公司、貧苦對象和信貸資金支持的產業(yè)鏈+資金支持模式和“政銀?!毙☆~扶貧貸款模式等新的扶貧模式,使更多的扶貧資金來推動扶貧工作的開展。
利用“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嘗試開展“互聯(lián)網+”扶貧模式,及時將農村的扶貧項目產品和城市對接,實現城市消費市場和農村供應市場的有效連接,從而為精準脫貧提供新的平臺。
4 結語
金融精準扶貧工作是助推精準脫貧,從而實現我國脫貧目標的重要一環(huán),因此,就需要從思想上認識到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性,抓住金融精準扶貧的重點,找出金融精準扶貧的難點,在此基礎上切實提升金融精準扶貧水平,通過政府、商業(yè)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密切配合,轉變扶貧思路,尋求更多的金融精準扶貧模式,切實去改變目前金融精準扶貧的現狀,推助全面實現小康社會。
本文來源:《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http://12-baidu.cn/w/qk/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