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價值與路徑分析
引言:
幼兒園課程融合民族舞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利于保障課程體系的完整性與科學性,有利于推動幼兒身心健康、思想情感與舞蹈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有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所以幼兒教育應當加快課程優(yōu)化和改革進程,旨在依托民族舞蹈為幼兒營造良好的課程學習環(huán)境?,F階段,幼兒園課程融合民族舞蹈面臨著諸多阻力,包括幼兒教師舞蹈專業(yè)素養(yǎng)薄弱、課程設置不合理等,對此幼兒教師作為課程改革的主要力量,需要以幼兒園原有課程為基礎,致力于開發(fā)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園本課程,從而將民族舞蹈有效嵌入幼兒教育體系。
一、幼兒園課程融合民族舞蹈的重要價值
民族舞蹈蘊藏著濃厚的藝術價值、文化價值,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在教育教學領域做好傳承與弘揚工作。幼兒園課程融合民族舞蹈是傳承民族文化的一種路徑,主要是將民族舞蹈合理嵌入幼兒園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兒能夠近距離接觸、感受、學習民族舞蹈,一來掌握民族舞蹈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二來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意識及自信,因此民族舞蹈融入幼兒園課程具有重要價值。
(一)有利于豐富幼兒的藝術體驗
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情感、修養(yǎng)、氣質是幼兒教育體系的關鍵一環(huán),能夠為幼兒未來的藝術發(fā)展發(fā)揮良好的啟蒙作用,所以幼兒園通常會設置各類藝術課程,包括音樂、美術、舞蹈等課程。幼兒園藝術發(fā)展類課程多以引領學生親身體驗的形式實施教學,這是一種十分符合幼兒認知特征的課程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幫助幼兒加深對不同藝術形式的理解。民族舞蹈融入幼兒園課程在一定程度上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更加豐富的藝術體驗,而且相比傳統的藝術課程教學更具趣味性,有利于推動幼兒藝術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例如,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團結的國家,民族舞蹈類型十分豐富,包括漢族秧歌舞、侗族多耶舞、苗族木鼓舞、土家族八寶銅鈴舞、傣族孔雀舞等,正常情況下幼兒很難系統了解不同的民族舞蹈,但是幼兒園課程改革推行融合民族舞蹈的策略,使民族舞蹈成功嵌入幼兒園課程體系,這就為幼兒提供了接觸、學習不同類型民族舞蹈的機會,有利于提升幼兒對民族舞蹈的藝術體驗感,這將有效拓寬幼兒的見識與經驗。由此可見,民族舞蹈嵌入幼兒園課程體系,對于推動幼兒藝術素養(yǎng)發(fā)展而言發(fā)揮了重要價值。
(二)有利于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民族舞蹈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之一,通常情況下舞蹈藝術蘊藏著一個民族深邃的智慧、精神與思想,某種意義上教學民族舞蹈就是傳承優(yōu)秀傳統文化,幼兒園課程中嵌入民族舞蹈,能夠向幼兒傳遞民族舞蹈知識和技能,在此過程中幼兒思想能夠受到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從而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自信與意識,而且可以接過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的大旗。例如,漢族的祭孔樂舞不僅具備良好的藝術價值,還具備深厚的傳統文化價值,舞蹈承載了漢族傳承千年的儒家思想,蘊藏著十分厚重的歷史文化,幼兒園課程教學中教授學生祭孔樂舞,便是對幼兒進行優(yōu)秀傳統文化滲透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幼兒不僅能夠對漢族舞蹈產生深刻了解,還能透過民族舞蹈真切感受內涵的傳統文化。因此,民族舞蹈融入幼兒園課程之中,并非單純教授幼兒舞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幼兒傳承與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思想意識與能力。
(三)有利于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
幼兒正處于思想、能力、情感、學識、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幼兒園課程改革需要突出統籌性和綜合性,不能只關注幼兒智力、學識發(fā)展狀況,反而忽視身心健康、情感思想發(fā)展水平。民族舞蹈融入幼兒園課程體系,能夠為幼兒搭建一個有利于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平臺,可以引領幼兒形成相對完善的認知能力,以及幫助幼兒形成豐富的思想情感。例如,民族舞蹈并非單純的藝術表現形式,還是一種通過舞蹈傳遞情感的路徑,幼兒通過與民族舞蹈構建特殊情感,可以逐漸形成健康的身心狀態(tài)。以蒙古舞蹈在幼兒園課程中的融入為例,蒙古舞蹈與蒙古族游牧生活、狩獵生活息息相關,很多舞蹈動作源自模仿兇猛動物,包括熊舞、獅子舞、鹿舞等,幼兒通過學習蒙古舞蹈、深入了解蒙古舞蹈的內在文化,能夠形成勇敢、堅強等精神品質與思想情感,這將有利于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四)有利于提高幼兒舞蹈素養(yǎng)
幼兒園課程中嵌入民族舞蹈在一定程度上,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更加豐富、高效的舞蹈學習環(huán)境,這將有利于提高幼兒的舞蹈素養(yǎng)。例如,教師通過多媒體功能向幼兒呈現不同類型的民族舞蹈,可以帶領幼兒了解不同民族舞蹈體現出的差異性文化,還能引領幼兒了解不同民族舞蹈蘊藏的情感,這對增強幼兒舞蹈藝術審美能力起到了重要意義。又如,教師在音樂課程教學中融入民族舞蹈,重點教授幼兒一些典型的民族舞蹈動作,同時組織幼兒進行舞蹈動作訓練,這將有利于提高幼兒的舞蹈功底,能夠為幼兒學習舞蹈奠定良好基礎。所以說,民族舞蹈嵌入幼兒園課程體系,對培養(yǎng)與發(fā)展幼兒舞蹈核心素養(yǎng)起到了重要價值,這就要求教師立足于以生為本教育思想,結合幼兒園課程設置特征實施教學改革,旨在為融合民族舞蹈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二、幼兒園課程融入民族舞蹈的有效路徑
幼兒園課程鑲嵌于幼兒園一日生活中,主要包括語言與文學、數學與科學啟蒙、社會交往、健康與生活自理、美術與創(chuàng)意藝術、音樂與舞蹈、體育活動等,可見幼兒園課程具有一定的豐富性。民族舞蹈融入幼兒園課程,并非在課程教學中開展簡單的舞蹈教學活動,而是要求教師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設計教學內容、確立教學目標等措施,將民族舞蹈有效嵌入課程體系,避免民族舞蹈與課程之間相互排斥。下文結合對幼兒園課程體系的了解,以及結合對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掌握,從多個方向提出了融入民族舞蹈開展課程教學活動的有效路徑。
(一)開展主題活動
主題活動是幼兒教育中十分常見的一種課程教學形式,是由教師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和要求,設計具有針對性、主題性的活動內容,以此幫助幼兒更加高效、系統地開展認知學習。民族舞蹈融入幼兒園課程教學,可以嘗試將主題活動作為載體,引領幼兒通過參與主題活動的形式,透過民族舞蹈形成相關的經驗、認識或能力。以“傳承與發(fā)展優(yōu)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為例,教師需要挖掘民族舞蹈蘊藏的傳統文化,并且通過開展舞蹈教學活動的形式直觀呈現在幼兒面前,使幼兒在掌握一定民族舞蹈技能的基礎上,形成良好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素養(yǎng)及傳承意識。例如,農歷新年即將到來之際,教師以傳承優(yōu)秀傳統文化為主題,設計一次表演秧歌舞的主題活動,通過民族舞蹈使幼兒深刻認識農歷新年是我國傳統文化和習俗,同時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意識與自信。首先為幼兒準備秧歌舞所需的服裝、道具,包括紅色綢帶、腰鼓、喜慶的服飾等,以此增強幼兒學習、表演秧歌舞的熱情。其次教師運用多媒體功能向幼兒播放秧歌舞表演視頻,給予幼兒良好的視覺體驗,使其對秧歌舞形成初步認識。再次教授幼兒一些基本的秧歌舞動作,包括站姿、手形、叉腰位、前踢步、旁踢步、后踢步等,并且組織幼兒認真練習舞蹈動作。最后編排秧歌舞隊形和站位,播放秧歌舞音樂引領幼兒完成舞蹈表演,使幼兒能夠真切感受秧歌舞的歡樂氛圍。以主題活動為載體實現民族舞蹈與幼兒園課程有機融合,能夠保障兩者高度契合,有利于豐富幼兒園課程形式,有利于拓展幼兒園課程教學維度。
(二)開展領域活動
民族舞蹈雖然屬于幼兒園音樂舞蹈課程體系,但是民族舞蹈還具備較強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價值,所以幼兒園課程融入民族舞蹈,可以將領域活動作為跳板,將其列入幼兒園藝術教育領域之中,以此引領幼兒形成良好的藝術修養(yǎng)和品質。例如,依托民族舞蹈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審美能力,主要是通過設計和組織舞蹈表演的形式,引領幼兒感受民族舞蹈存在的魅力、體會民族舞蹈蘊藏的情感。以土家族擺手舞教學為例,教師需要依托音樂與舞蹈課程的教學規(guī)律為支撐,帶領幼兒通過音樂、舞蹈表現開展藝術審美活動。由于擺手舞集舞蹈藝術和體育建設于一體,舞蹈動作具有一定的粗獷健美屬性,能夠給人一種擺姿流暢自如、穩(wěn)健大方的感受,教師指導幼兒學習擺手舞中的簡單動作,像是“單擺”“雙擺”“回旋擺”等動作。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重點呈現舞蹈中的情感,利用語言引導幼兒對擺手舞表達感受,有的幼兒表示跳擺手舞就像做游戲十分開心,有的幼兒表示擺手舞很多動作都要“順拐”,這說明幼兒能夠對擺手舞形成初步認識,而且能夠體會到擺手舞的情感特征,可見從藝術領域出發(fā)實施民族舞蹈教學,能夠賦予幼兒園音樂與舞蹈課程藝術素養(yǎng)啟蒙功能。
(三)開展區(qū)角活動
區(qū)角活動在幼兒園課程中占據較大比重,而且區(qū)角活動通常具備形式多樣、易于開展的特點,教師可以在教室設置關于民族舞蹈的區(qū)角活動,向幼兒展現民族舞蹈的魅力,以此實現民族舞蹈與幼兒園課程的深度融合。例如,教師在區(qū)角投放民族舞蹈服飾、道具,幼兒可以穿戴服飾、把玩道具體驗民族舞蹈,同時教師運用多媒體功能播放民族舞蹈視頻,此時幼兒便會不由自主地模仿視頻中的民族舞蹈動作。以彝族三弦舞(阿細跳月)舞蹈為例,教師投放了該舞蹈的服飾和道具,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同時教師在大屏幕上播放阿細跳月舞蹈視頻,大多數幼兒模仿舞蹈動作歡快地跳舞,教師不必在意幼兒舞蹈動作是否準確,只需要關注幼兒是否能夠融入舞蹈氛圍,這對培養(yǎng)幼兒舞蹈興趣和熱情作用顯著?;谖覈褡逦璧割愋拓S富的特點,教師需要定期更換區(qū)角活動的民族舞蹈服飾和道具,使幼兒能夠對我國民族舞蹈產生更多的了解與認知。
(四)以兒童繪本為載體展現民族舞蹈風采
繪本閱讀是幼兒園基礎課程之一,是幼兒認知學習的主要途徑之一,繪本依托圖片+簡單文字的呈現形式深受幼兒喜歡,所以每當開展繪本閱讀課程總能調動幼兒的學習熱情。民族舞蹈融入幼兒園課程可以將繪本作為載體,以圖片的形式向幼兒介紹我國民族舞蹈類型,以及向幼兒講解民族舞蹈的相關信息。以傣族舞蹈為例,依托繪本向幼兒傳遞傣族舞蹈的相關信息,繪本中著重介紹了傣族舞蹈的發(fā)源地位于我國云南省傣族人民生活的地區(qū),介紹了傣族人民將孔雀視為吉祥的象征,并且模仿孔雀的樣貌、動作創(chuàng)編了優(yōu)美的孔雀舞。另外,繪本通過圖片向幼兒呈現了孔雀舞,很多幼兒根據繪本中的圖片模仿孔雀舞動作。為了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學習孔雀舞的興趣,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動手制作孔雀舞服飾,將色彩卡紙裁剪成孔雀羽毛的形狀,然后將色彩卡紙粘貼在衣服上,如此一來民族舞蹈與手工制作課程有效融合,不僅為幼兒學習民族舞蹈帶來了良好的體驗感,這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幼兒園課程內容及形式。
(五)民族舞蹈有效嵌入一日生活過渡環(huán)節(jié)
幼兒園一日生活中需要課程豐富類型的課程活動,每個課程活動之間存在一定的等待時間,教師通常將等待時間視為過渡環(huán)節(jié),為避免幼兒在等待過程中產生負面情緒,要求教師善于設計和組織適合過渡環(huán)節(jié)的活動。民族舞蹈融入幼兒園課程的教學改革思維下,教師可以在過渡環(huán)節(jié)編排簡單、有趣的民族舞蹈,一來教授幼兒一些基本的民族舞蹈技能,二來幫助幼兒順利過渡到其他課程活動。例如,在餐前等待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組織幼兒排隊洗手,在此過程中幼兒之間容易發(fā)生打鬧、吵鬧等行為,此時教師就可以編排舞龍、舞獅類型的民族舞蹈,要求幼兒整齊列隊,隊伍中后一名幼兒需要雙手拉住前一名幼兒的衣服。教師運用手機、電腦等設備向幼兒展示舞龍視頻,幼兒被視頻中靈活擺動的舞龍深深吸引,教師要求幼兒將整個隊伍想象成一條舞龍,指導幼兒有規(guī)律地擺動身體。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引領幼兒高效完成課程過渡,還能幫助幼兒了解更多關于民族舞蹈的信息。
(六)重視提高幼兒園教師的舞蹈專業(yè)素養(yǎng)
民族舞蹈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合理性、科學性,與幼兒園教師的舞蹈專業(yè)素養(yǎng)息息相關,以民族舞蹈改編為例,教師需要憑借自身的舞蹈專業(yè)素養(yǎng),結合幼兒身心特征將民族舞蹈簡單化與趣味化,確保幼兒能夠學會基本的舞蹈動作,而且能夠進行完整的舞蹈表演?;诖耍變簣@應當重視提高教師的舞蹈專業(yè)素養(yǎng),旨在為實現民族舞蹈與幼兒園課程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撐。例如,幼兒園需要定期組織教師參加舞蹈培訓,可以邀請專業(yè)的民族舞蹈教師傳授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幫助幼兒園教師掌握開展民族舞蹈教學的基本能力。另外,幼兒園還要定期組織教師開展教研工作,主要是研究如何在課程中嵌入民族舞蹈,要求教師制定可行性教學計劃并付諸實踐。
(七)積極推行家園合育開發(fā)舞蹈教學資源
教育并非學校、教師的單方面責任與義務,而是需要家庭、家長給予大力支持,如此才能保障教育教學的全面性和科學性,所以幼兒園課程中融入民族舞蹈,應當大力推行家園共育模式,從而保障民族舞蹈與課程融合的實效性。例如,幼兒園定期組織親子活動,邀請家長來到幼兒園協助教師開展課程活動,不僅能夠增進幼兒與家長之間的感情,還能有效提高課程活動的質量與效率。以組織民族舞蹈表演活動為例,家長與幼兒共同學習和表演民族舞蹈,在此過程中幼兒與家長能夠親密相處,而且家長可以扮演教師的角色對幼兒進行舞蹈教學。
三、結語:
民族舞蹈是一種舞蹈形式也被稱為民間舞,通常情況下每個民族都有獨特的民族舞,漢族舞蹈、苗族舞蹈、土家族舞、蒙古舞蹈等,這就形成了我國民族舞蹈多樣性、豐富性的特征。幼兒園課程融合民族舞蹈必須遵循多元化、傳承性等原則,盡可能引領幼兒形成良好的舞蹈素養(yǎng)及民族文化意識,以此提高幼兒園課程教學的綜合效益。
文章來源: 《尚舞》 http://12-baidu.cn/w/wy/26862.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