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臺如何做好重大主題宣傳——以冬奧會報道為例
從2月4日美輪美奐的開幕式,到2月20日迎來閉幕盛典,北京冬奧會在中國人最重要的節(jié)日春節(jié)期間,用超越與突破,歡樂與感動為世界注入新的力量和信心。隨著冬奧會的圓滿落幕,邢臺廣播電視臺冬奧報道小組也圓滿完成任務凱旋而歸。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提出“好的新聞報道,要靠好的作風文風來完成,靠好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得來”。這也為邢臺廣播電視臺此次重大主題報道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冬奧會舉辦期間,邢臺廣播電視臺報道小組精心謀劃、多措并舉,主動出擊、積極作為,陸續(xù)推出相關融媒體內容30余條,“邢臺廣播電視臺記者帶你看冬奧”系列報道17篇,累計點擊量達上百萬次,收獲了多方關注和普遍好評。
千里報道冬奧會,全憑眼力
習近平總書記說,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要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我們的新聞工作,要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服務大局,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因此,新聞工作者的“眼力”,要時刻了解國情、社情和民情,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這樣才能更好地找到新聞報道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同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高度契合,是展現(xiàn)國家形象、促進國家發(fā)展、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此次冬奧會報道工作,題材重大,意義重大,時機重大,為廣大新聞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華、大顯身手的舞臺。但是,邢臺非奧運主辦城市,也沒有邢臺籍運動員參賽,作為邢臺的地方媒體是否有必要去參與報道?邢臺廣播電視臺第一時間做出堅決果斷決定,選派三名業(yè)務素質高、綜合能力強的記者組成冬奧報道小組,前往張家口賽區(qū)開展新聞采訪工作。出發(fā)前,報道小組與臺領導就如何宣傳報道好冬奧會進行了多次探討策劃,最終確定邢臺廣播電視臺冬奧報道小組以“邢臺廣播電視臺記者帶你看冬奧”的形式,深入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qū),帶觀眾相約冰雪之城,用鏡頭展現(xiàn)冬奧魅力,充分體現(xiàn)“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要通過新聞報道,體現(xiàn)出奧運精神和祖國的強大,樹立起邢臺廣電的品牌形象,展現(xiàn)出邢臺廣電記者的風采。
今年的冬奧會不僅是國際上的大事、中國的大事,也是14億全體中國人民的大事。作為我國重要歷史節(jié)點的重大標志性活動,也是疫情發(fā)生以來首次如期舉辦的全球綜合性體育盛會,舉國關注、舉世矚目。對于新聞工作者而言,在重大主題宣傳工作中要擁有全球視野、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這體現(xiàn)出的就是一種眼力和境界。如果沒有政治家辦臺的思想,沒有“既見其所見、亦見其所不見”的眼力,就不會有此次冬奧會上邢臺廣電的身影,不會有一篇篇令人振奮、激動人心的報道。事實證明,作為本屆冬奧會宣傳報道工作中屈指可數(shù)的地市級媒體,邢臺廣播電視臺完成了歷史性的突破,必將載入邢臺廣播電視臺發(fā)展的史冊。
在采訪中,記者深切地感受到,廣大辦賽人員嚴謹專業(yè)完成賽事組織工作;廣大賽會服務保障人員熱情周到服務,為參賽各方帶去春天般的溫暖;廣大醫(yī)療防疫人員筑起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守護參賽各方健康;廣大城市保障人員用最高標準保障賽事和城市順暢運行;廣大文藝工作者、新聞工作者、氣象工作者團結一心、通力合作,堅守各自崗位,默默奉獻付出;廣大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獻提供了暖心的服務,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國青年形象。這些都被我們的記者看在眼里,感動在心上,而他們也成為我們鏡頭中的C位,報道中的主角。
運籌帷幄求突破,全憑腦力
腦力是創(chuàng)造性開展工作的關鍵一環(huán),是新聞宣傳工作的核心競爭力。賽場上,世界冰雪運動健兒同場競技,賽場外,各路媒體記者相互學習共同切磋。與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以及長城新媒體、湖南、四川、海南、廣東等眾多國家級、省級媒體在同一平臺工作,壓力可想而知。作為地市級媒體,有自身技術、資源、平臺上的短板,又是異地采訪,面臨疫情防控、奧林匹克賽事轉播商(OBS)的版權要求等諸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所以,如何突破瓶頸,體現(xiàn)獨有報道角度,如何根據(jù)不同采訪區(qū)域,確定不同報道重點,從而聚焦邢臺力量,展現(xiàn)奧運精神是記者們每日思考的問題。于是,講好冰雪故事、冬奧故事、邢臺故事,用鏡頭帶觀眾共赴一場冰雪之約成為報道的策劃主題。
體育強國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光榮傳統(tǒng),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的中華體育精神是我們全社會的共同精神財富,而愛國主義是中華體育精神的核心和源泉,也是體育運動的核心要義。如果在采訪中能夠捕捉到具有典型意義的新聞事件那將為整個冬奧會報道工作錦上添花。2月4日上午,一場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主題的捐贈活動在張家口舉行,而活動的主角則是本次冬奧會火炬手、河北邢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館長楊樹。她在現(xiàn)場將《抗大體育精神專題展》圖冊、抗大校旗和抗大紀念封等贈與全國唯一的冰雪博物館——張家口華僑冰雪博物館,當?shù)刂饕I導出席活動并接受捐贈。我們的冬奧報道小組全程參與記錄了這一歷史性時刻,當天就制作播出了“邢臺廣播電視臺記者帶你看冬奧”系列報道之《抗大與奧運的精神傳遞》,在邢臺、張家口兩地引起強烈共鳴。在冬奧之城,兩館攜手,用歷史照亮未來,用抗大精神助力冬奧,意義重大。楊樹說,沒想到在冬奧會上還能見到來自家鄉(xiāng)的媒體朋友,親切之余更感欣喜,當自己正在為這項活動如何策劃、宣傳發(fā)愁之際,邢臺廣電記者的到來真是“雪中送炭”。
這次是報道小組第一次到零下20多度的環(huán)境里工作,雖說寒風刺骨,手腳冰涼,但記者們的內心火熱,只要機器設備不休眠,就堅持勇往直前!他們白天在一線拍攝,晚上集體開會總結研究。媒體接待中心的工作站就是演播室、工作間,住宿的房間就是會議室、剪輯室。每天忙碌了一天的報道小組,在完成當天的節(jié)目播出之后,就開始策劃探討第二天的報道方案,在否定與被否定的反復推敲中碰撞出新的火花,當最佳方案出爐之時,往往到了凌晨兩三點。正是因為記者們勤于動腦、善于思考,在不斷提高“腦力”的過程中才創(chuàng)作出了許許多多有溫度的作品、有厚度的故事?!稄埣铱诨鹁?zhèn)鬟f今日舉行,邢臺籍火炬手亮相》帶大家親臨張北德勝村火炬?zhèn)鬟f現(xiàn)場,領略邢臺籍火炬手的風采;《今晚大境門與鳥巢交相輝映》,記者在張家口大境門廣場,與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現(xiàn)場交相輝映、同頻共振,感受冬奧開幕的熱烈氛圍;《冬奧有我,傳遞邢臺力量》,記者通過現(xiàn)場采訪、視頻連線邢臺籍冬奧裁判員、醫(yī)護人員、保障人員、志愿者的方式,傳遞冬奧里的邢臺力量……一篇篇生動真實的報道,捕捉了邢臺助力冬奧的身影,提煉了冬奧里的邢臺元素,拉近了邢臺人民與冬奧的距離。同時,本次邢臺廣播電視臺冬奧系列報道也從現(xiàn)場拍攝、主持人出鏡、后期制作、同期聲和音樂的使用等多方面來展現(xiàn)主題,立意明確、角度新穎、采訪用心,收到了超出預期的良好社會效果。
多彩展現(xiàn)冬奧會,全憑腳力
我們常說,“腳板底下出新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只有不斷深入基層,到達新聞現(xiàn)場,才能真正把握時代脈搏,傾聽時代聲音,才能充分挖掘新聞素材,找準報道的著力點、傳播點和情感共鳴點,才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新聞作品。
做好新聞宣傳工作,記者要“腳下有泥”,而在北京2022冬奧會張家口賽區(qū),記者們常常是“腳下有雪”。為了展示張家口冰雪運動基礎設施建設成果,反映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冰雪運動熱情,印證“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發(fā)展歷程和巨大成果,我們驅車三個多小時前往張家口著名的“冷庫”,同時也是著名的冰雪運動之鄉(xiāng)沽源。記者在零下25度的環(huán)境下,在冰天雪地之中,拍攝到皚皚白雪的壯美景觀,近距離采訪了正在天鵝湖上訓練的滑冰隊,帶觀眾領略了庫倫淖爾專業(yè)先進的冰雪運動場地,感受冬奧帶給張家口人民的冰雪熱情。因為到了現(xiàn)場,有了實地采訪資料,于是一期內容生動、畫面豐富的“邢臺廣播電視臺記者帶你看冬奧”系列報道之《冬奧點燃冰雪運動熱情》應運而生。節(jié)目播出后,朋友圈刷屏的點贊和關心使我們在冰天雪地的冬奧賽區(qū)感受到了別樣的“溫暖”。
冬奧會期間,報道小組走遍了張家口的大部分縣區(qū),從多地點、多角度營造北京冬奧氛圍,全方位、立體化進行冬奧報道。在崇禮,在張北,在尚義,在蔚縣,在康保,在涿鹿,在宣化,在下花園……我們在眾多媒體中“出過圈”、“卡”過位、“搶”過鏡、出過“風頭”;在采訪返程的道路上堵過車,為了不辜負關注支持我們的受眾,我們連夜在車上“趕”過片;從媒體中心到滑雪場,從賽事指揮中心到醫(yī)療保障中心;從“張北的風”到“吹亮北京的燈”,從風電塔到太陽能板;從大境門到“雪如意”,從張北到崇禮;從奧運火炬手到普通老百姓,從專業(yè)運動員到一線保障人員;記者們用腳力丈量著冬奧之城,審視著綠色冬奧,感受著冬奧溫度,書寫著冬奧力量。
守正創(chuàng)新出亮點,全憑筆力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而好的筆力是新聞工作者思想政治素質的反映,是新聞綜合業(yè)務能力的體現(xiàn)。此次采訪可以說是我們記者生涯中資格審核最為嚴格、異地采訪時間最長、采訪環(huán)境最冷的一次工作經(jīng)歷。同時,也是對我們多年工作經(jīng)驗的一種檢閱和挑戰(zhàn)。
對于新聞媒體來說,無論傳播形式、媒體形態(tài)如何變化,內容為王、內容制勝永遠不會變。此次邢臺廣播電視臺冬奧報道小組由三人組成,分別負責拍攝、出鏡采訪和后期剪輯,分工明確,配合默契,高效率高質量完成了多篇獨家首發(fā)報道。報道小組雖然只有三人,但是隊伍精干、業(yè)務熟練,而且善于搶抓機遇、解決各種問題,在冬奧會稍縱即逝的新聞現(xiàn)場,攝像和出鏡記者經(jīng)常一氣呵成,呈現(xiàn)出了精彩的現(xiàn)場效果。2月3日是北京2022冬奧會張家口賽區(qū)的火炬?zhèn)鬟f時間,在張北縣德勝村的火炬?zhèn)鬟f點位現(xiàn)場,除了OBS直播團隊允許進入場地近距離拍攝火炬手傳遞活動之外,其他所有媒體記者都被要求集中在指定媒體采訪區(qū)進行拍攝。面對全國數(shù)十家新聞媒體同行的長槍短炮和嚴密的安保措施,大家都在爭搶有利地形和報道拍攝角度,現(xiàn)場氣氛異常嘈雜緊張。要想在現(xiàn)場搶抓到出鏡報道的最佳節(jié)點,對出鏡記者和攝像而言是極具挑戰(zhàn)性的,一旦機會喪失就會遺憾終生。在距離火炬?zhèn)鬟f直播的前兩分鐘,出鏡記者和攝像記者沖出層層包圍圈,進入到第一棒火炬手點火的核心區(qū)域,事不宜遲,短短十幾秒,確定站位、調整鏡頭景別,開機!“觀眾朋友大家好,這里是邢臺廣播電視臺記者帶你看冬奧,我現(xiàn)在是在北京2022冬奧會張家口賽區(qū)張北縣的德勝村,這里是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在這里馬上就要舉行火炬?zhèn)鬟f活動,在今天的活動中還將有兩位邢臺籍火炬手亮相,讓我們一起期待激動人心時刻的到來……”正因為此次報道的“一遍過”,讓我們成為當時唯一一家在火炬?zhèn)鬟f活動內圈成功出鏡報道的媒體,得到了全國同行的艷羨和稱贊,同時也成就了我們整個火炬?zhèn)鬟f報道活動的點睛之筆。如果沒有過硬的業(yè)務本領和過關的心理素質,在面對機會的時候,我們就有可能把握不住,與能夠出彩的這條報道失之交臂。
面對日益激烈的媒體競爭,新聞宣傳工作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適應時代發(fā)展,才能牢牢吸引住受眾。在此次報道工作中我們大膽進行了多項創(chuàng)新嘗試,比如在媒體融合和傳播方式上,堅持移動優(yōu)先策略,集中力量打造移動傳播平臺和新型移動新聞產(chǎn)品。通過視頻號、我看邢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首發(fā),之后在電視播出進行二次傳播,極大提高了報道的影響力。在提高報道質量和豐富表達方式上,通過記者帶你看的方式為觀眾帶來更直觀、更全面近距離接觸冬奧的激情。在拍攝設備和技術手段上,攝像機與手機、三腳架與云臺完美配合,呈現(xiàn)多角度視覺效果。在視覺設計和剪輯包裝上,從字幕條的色彩甄選,到畫面與同期聲的疊加使用,都呈現(xiàn)出大氣時尚的冬奧效果。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邢臺廣播電視臺冬奧報道小組,以自己獨特的視角,每天發(fā)回來自一線的新聞,讓觀眾們一飽眼福,分享了難得的有關冬奧會的盛宴。通過有看點、有亮點、高水準的一篇篇冬奧報道,不僅讓觀眾直觀的了解到賽場內外的精彩故事,還讓普通百姓感受到北京冬奧的成功舉辦的意義,帶動更多人參與到冰雪運動中,真正詮釋“三億人上冰雪”的偉大意義。
結語
“感受冬奧魅力,相約冰雪之城,大家好,這里是邢臺廣播電視臺記者帶你看冬奧特別采訪活動?!贝舜味瑠W之行作為地市級媒體報道奧運會的破冰之旅,也開創(chuàng)了邢臺廣播電視臺參與報道國際頂級賽事的先河。篇篇來自冬奧會現(xiàn)場的報道,凝聚了報道小組的心血,呈現(xiàn)了邢臺廣電人的智慧,凸顯了我們駕馭重大新聞題材的功力。采訪工作結束后,邢臺廣播電視臺2022北京冬奧會報道小組榮獲河北省委宣傳部頒發(fā)的紀念證書,榮獲河北省2022年“新春走基層”突出集體稱號;特別報道“記者帶你看冬奧”獲得河北省“北京冬奧會河北網(wǎng)絡視聽優(yōu)秀作品”以及2022年度河北廣播電視節(jié)目推優(yōu)融合報道獎。
新聞實踐告訴我們,在重大主題宣傳工作中,要進一步發(fā)揮主流媒體宣傳報道主力軍壓艙石的重要作用,發(fā)揚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完美的工作作風,鍛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chuàng)新、能打勝仗的“新聞鐵軍”。特別是要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真功夫實功夫,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此次報道的成功經(jīng)驗提示我們,“小”臺不僅能報道“大”事,而且還能報道好。此次冬奧宣傳報道,不僅宣傳了冬奧、發(fā)出了邢臺聲音,還鍛煉了邢臺廣電采編隊伍,開闊了眼界,提升了業(yè)務水平,增強了主流媒體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而對于地市級媒體來說,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突破,開創(chuàng)了地方媒體走出去的范例,在提升地市級廣電媒體地位方面,也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文章來源: 《聲屏世界》 http://12-baidu.cn/w/xf/24481.html
-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必要性、形成邏輯與價值內涵
- “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導向下的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淺談
- 基于黑磷烯材料的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
- 勞動教育與高校思政教育的契合性與融合性探討
- 數(shù)字轉型與價值共生: 教育強國視域下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的創(chuàng)新路徑
- 精準翻譯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
- 文化自信視閾下孟良崮紅色精神在藝術設計類課程中的融合與轉化
- 社會工作在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的介入途徑研究
- 鄉(xiāng)村旅游資源與游客體驗需求的空間配適性研究
- 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下藝術設計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