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文學論文 > 正文

玄學人格理想下,阮籍詩歌特點研究

作者:韓姝婷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7-07-14人氣:2681

一切的道德禮法,理想追求的幻滅使阮籍不得不重估一切價值,用玄學來消弭內心的痛苦。在《詠懷詩》中則表露出視一切功業(yè)榮名為土灰,其個體欲超脫世俗功名的羈絆“一去長離絕”,而在現實中又不拘禮法不欲作為似乎真正適得所愿。《晉書·阮籍傳》記載阮籍“嘗登廣武,觀楚漢戰(zhàn)處,嘆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1],明人楊維楨在評“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時說“以英雄自命,不在劉項之下,慨然有濟世之志?!盵2],而李澤厚先生在《美的歷程》中分析阮籍及其時代氣氛時說:“在表面看起來似乎是如此頹廢,悲觀,消極的感嘆中深藏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對人生,生命,命運的強烈的欲求和留戀?!盵3],素以奉儒守官為人生準則的杜甫亦曾說過“儒術于我何有哉?孔丘盜跖俱塵?!盵4],而阮籍也并未真正忘記對社會的關懷,也不曾喪失濟世的品質,只是現實的黑暗與內心過多的悲情使阮籍將濟世之心隱藏了起來。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在玄學觀照下體現出如下特點:

 

一、阮旨遙深,朦朧化抒情特點

阮籍開創(chuàng)了“以朦朧的形態(tài)表現復雜變化的內心情緒”的獨特抒情方式,正如渠曉云在其論文《阮籍<詠懷詩>的意象魅力》中談到的:“嗣宗在主觀上為了躲避可能招致的嫌疑而不能率直的抒發(fā)自己的感情,但在客觀上卻使得詩歌蘊涵了廣闊的審美空間。從而使得不同的閱讀者能從中讀出截然不同的內容來”。詩人采用比興手法,大量運用意象世界的廣闊性,將所感所知的人事物,以獨特的視角表現出來,這種表達方式的運用自然是由當時高壓的社會政治所造成的,但不可否認,魏晉玄學的思想方法是阮籍能夠自然運用“言”的內涵的深蘊而表達了“意”的廣闊和復雜,意象,簡言之就是指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在阮籍的詩歌中大量的運用了意象的藝術手法,詩中將觸目所及,內心所感的各種客觀物象大都賦予了超越事物本身的意義,而且即使是同樣的物象在不同的詩的語境中也具有了不同的意義和所指。阮詩中意象種類豐富,數量繁多,且運用靈活自如,似是信手拈來但又那么貼切,因而形成“包羅萬態(tài)”的豐富和搖曳,這在中古文人詩中是空前的,是阮籍在運用意象的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和超越。這是阮籍之前的文人所不能做到的。

阮籍詩歌中的鳥類意象:

鳥作為詩歌意象肇始于《詩經》,《詩經》中的鳥類意象和比興的內容之間基本上還是處于自由聯(lián)想的狀態(tài),比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只是作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隱喻背景。在阮籍的詩歌中鳥類意象頻繁出現,我們概括其分為兩類:一類是擺脫現實之鳥,如《詠懷詩》其七十九中的奇鳥風凰最為典型。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一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但恨處非位,愴恨使心傷?!?/p>

在古代神話中的鳳凰是不會遭遇挫折的,阮籍在這里讓風凰這種神鳥走下了神壇,它遇到秋風,羽翼被摧殘。這只鳳凰成了受到打擊的名士的一種象征,在其《詠懷詩》其四十三中詩人塑造了鴻鵠形象。

“鴻鵠相隨飛,飛飛適荒裔.雙翮凌長風,須臾萬里逝.朝餐瑯開實,夕宿丹山際.抗身青云中,網羅孰能制?豈與鄉(xiāng)曲士?攜手共言誓?!?/p>

在這首詩中鴻鵠已經難以忍受世闖受到諸多限制的生活,抗身青云之中,網羅也不能控制他們。這種氣魄超越了世俗,恢弘勢恢宏前人所不及。

正是阮籍那含蓄無垠,思致微妙的特點,引人入冥漠恍惚之境,達到至上的精神愉悅,令人讀之手不釋卷。

 

二、厥旨淵放,豐富的想象空間

魏晉玄學的興起和儒教的衰落是同步進行的。這種同步,雖然部分地受到了政治因素影響,但更重要的是社會思想、心理發(fā)展的必然趨向,阮籍適應了這種變化趨勢,價值意識中脫俗的一面發(fā)展成尚自然,重情性,曠放不羈,任情自達,即由建功意識轉向名士意識。這種現實生活中人的價值觀念的轉變體現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玄學思想的影響下,詩人筆下的詩歌作品悠游于想象的美好世界。如《詠懷詩》(其三十五)中:

“世務何繽紛,人道苦不遑。壯年以時逝,朝露待太陽。愿攬羲和轡,白日不移光。天階路殊絕,云漢邈無梁。灌發(fā)暢谷濱,遠游昆岳傍。登彼列仙蛆,采此秋蘭芳?!?/p>

言世事紛亂,人生苦短,不如翱翔于太極世界,棄去污濁的世界。

阮籍詩歌中出現了大量的想象的空間和環(huán)境。在這些想象的世界里,詩人脫離了塵世的煩惱和憂懼,悠游于想象的世界里,在那里獲得心靈的愉悅和身心的自由,所以阮籍的五言詩中出現了仙境的描寫,運用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展現仙界的美好。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12-baidu.cn/w/wy/63.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