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教育論文 > 正文

初中文言文審美教學方法淺析

作者:康日佳來源:《文學教育》日期:2017-08-10人氣:795

一、生活體驗的導入,營造審美的氛圍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初步對畫面、音樂具備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具備

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針對學生認知特點,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的特點,再現美的形象,營造美的意境,可以有效渲染并營造出相應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調動原有的生活體驗,感受美、欣賞美。筆者采用如下的導入:“同學們,大自然中春、夏、秋、冬四季的輪回帶給我們多少美麗的畫面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大自然中的美。(此時課件投影的四季景物:春天,萬物蘇醒,草長鶯飛;夏天,百花競放,姹紫嫣紅;秋天,天高云淡,落葉繽紛;冬天,銀妝素裹,白雪皚皚。)提到雪,我想對于生活在北方的同學們一定會感到很親切。學們能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來談一談:當你看到漫天飛舞的雪花時,你能感受到雪花的什么?你的心情是怎樣的?”通過以上的導入,使學生迅速進入特定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多種多樣回答有:“雪花非常輕盈,給我的感覺很冰爽”;“在我的印象中,雪可以堆雪人,可以打雪仗,可以讓我在雪地里盡情地打個滾,可以給我?guī)頍o窮無盡的快樂”;此時,筆者順勢引導:“今天我們所學的課文內容也是描寫雪景,與同學們剛才抒發(fā)的對雪花輕盈、純潔、飄逸、快樂的特有感受,有異曲同工之妙?,F在我們一起來學習《詠雪》。”這種邊啟發(fā)、邊引導的情景導入,讓學生“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使學生在未上正課前,就有一種身臨其境的視覺和聽覺的初始感受,與文本有了親近之感,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達到了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生急于讀懂全文,深入學習的熱烈情緒,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躍了。

二、聲情并茂的誦讀,激發(fā)審美的意趣

    朱熹的《熟讀精思》曰:“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多誦讀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書讀千遍,其義自現?!^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由此可見誦讀對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性,誦讀的過程不僅要讀準字音、節(jié)奏、語調、重音,做到“字正腔圓”,還要讀出文章的情感、韻味、氣勢、神態(tài),把對文章的理解用恰如其分、“抑揚頓挫”的誦讀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達到葉圣陶先生所提倡的“美讀”的境界。誦讀時,激昂處要激昂,委婉處要委婉,搭起文章與讀者之間心靈的橋梁,才能做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筆者在此環(huán)節(jié),首先請同學們放聲自由朗誦課文,要求學生熟讀課文、讀準字音,把握停頓、重音,有感情地朗誦課文;接著放課件,讓學生讀準重點字詞音,糾正學生的錯誤讀音后;最后讓學生誦讀幾分鐘,初步讀熟文章。在這個基礎上,教師聲情并茂的示范誦讀,并讓學生認真體味誦讀時應注意的語速、語調。如在讀“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的斷句,正確的停頓、節(jié)奏,有利于學生對人物心理活動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夠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隨后再讓學生仿照教師的誦讀,有節(jié)奏的齊讀一遍課文,再看課件上的無標點的課文自由放聲朗誦。待到學生們能夠較為熟練的誦讀之后,再請1—2名學生有感情的再誦讀幾遍,教師再予以恰當的指導。此處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誦讀技巧,讀出文言文一揚一抑、一唱三嘆的音韻美,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審美能力,為文章的深入學習打下基礎。

三、扣人心弦的競賽,增強審美的熱情

《詠雪》這篇短小的文言文,并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想讓學生盡快進入文本,還不產生厭倦感,就不能逐字逐句的字詞的翻譯,于是抓住初中生好奇心較強的心理特點,設計幾個比賽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加深對課文詞句的理解,可以達到“一箭雙雕”的教育效果。筆者做如下引導:“我們通過一遍又一遍有層次的朗誦,相信同學們已經對這篇課文有了初步的感知,現在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學習課文,要求結合文下注釋,理解詞義,疏通文意,復述故事,給同學們兩分鐘的時間自學?!睂W生利用字典和課下注解積極參與到疏通文意當中。接著,筆者用競賽的形式來檢測同學們自學的效果,首先是“搶答賽”,請同學們看課件,看誰能把詞語解釋得又快又準,會的同學直接站起來搶答。學生反應迅速,爭先恐后的搶答解釋詞語。乘熱打鐵,接著進行“擂臺賽”,讓2—3名學生用簡潔的語言復述一遍故事,當然在復述的過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不知不覺的提高了學習效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翻譯的精彩之處,也要不吝言語的肯定他們。不足之處,教師及時予以文意的補充和解釋,而且盡可能照顧到不同基礎的學生,給予他們充分發(fā)言和補充的機會,切不可成為幾個“尖子生”一言堂,挫傷其他學生的積極性。精心營造美的競賽形式,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想,加深對文本的理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認識能力,有效落實了新課標的理念。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12-baidu.cn/w/wy/63.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